江原道(旌善郡)

阿烏拉吉是位於江原道旌善郡餘糧面的湖水,以身為被列入江原道無形文化財產第1號的「旌善阿里郎」源流之地而聞名,自古以來擁有山明水秀的怡人風景,這裡同時也是江原道平昌和三陟流經的江水相互匯流的支點,因有著「和諧交融」之意,而被取名諧音為阿烏拉吉。另外這裡曾是南漢江上流區域,憑藉阿烏拉吉水道,將木材運往漢陽(現在的首爾),而成為當時相當著名的渡口。聚集來自全國各地的船夫,歡樂哼唱的歌聲不曾間斷過。特別的是「旌善阿里郎」這首歌曲就是以阿烏拉吉為背景,描述等待著要到遠方做生意的商人,以及目送為運送木材而遠行的情人,呈現出離情依依、焦急思念的情感而寫成,至今仍舊是普遍傳唱的知名歌曲。除了天然美景之外,現更增設與美麗景色互相輝映,等待情人到望穿江水的女子銅像,吸引許多遊客停下腳步留映紀念。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全羅北道(金堤市)

在現代機械化、商業化與現代化的生活裡,為了紀錄漸漸消失的傳統農具等生活痕跡,而設立了碧堤骨農耕博物館。在這裡可以一目瞭然的觀察到促使農耕文化誕生的碧骨堤,以及韓半島最大穀倉金堤地區的歷史與文化。碧堤骨農耕博物館由1個企劃展示廳與3個常設展示廳所組成,保存有1,000餘件民俗遺物。第1展示廳能觀看農耕的起源與農耕的歷史;第2展示廳可以窺探農耕物質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歲時風俗與日常生活,以及平實的民間信仰;第3展示廳主要以碧骨堤挖掘現場以及碧骨堤傳說等模型所組成,能夠近距離觀看並理解古代管理水的遺跡-碧骨堤。


京畿道(金浦市)

位於文殊山的文殊山城是史蹟第139號,朝鮮第19代王肅宗餘20年(1694)為了抵禦外敵,強化江華島防禦的一座山城。北門、西門、南門在丙寅洋擾(1866)時燒毀而未能保存下來。然而分別在1995年及2002年復原了南、北門。.城的總長度為6公里,目前尚未復原的部分仍有4公里。文殊山城周邊的風景更是秀麗宜人,山頂處可觀望到北韓的土地,過了漢江浦口則可以看到首爾的三角山,甚至可以俯瞰到仁川的前海景致。還有透過四季的變換,有著相當美麗自然風景的金浦錦江。此地也有意函著昔日韓國末年為抵禦受到外敵侵略而設立的山教育場,及新羅貞聖女王時期所創建的文殊寺。此外,不論Gunha-ri或城東里,處處也都是登山的絕佳去處(登山路線約50分鐘)。* 主要文化資產 - 文殊寺楓潭大師浮屠&碑(有形文化資產第91號)、文殊山城(史蹟第139號)


慶尙北道(靑松郡)

據說大典寺是新羅文武王12年(672年)時由義湘大師所創建,壬辰倭亂時受到焚毀,朝鮮顯宗13年(1672年)新建之後的建築一直保存到現在成為寺內的主要建築。1976年整修普光殿時發現了1662年的上樑文。正面3檻,側面3檻的小規模建築天花板呈井字模樣,裡面供奉的是毘盧子那佛。


京畿道(城南市) , 龍仁

城南市所營運的銀杏植物園,位在城南市中院區銀杏一洞,是利用苗圃和廢棄水庫所打造成的再生空間。在自然觀察園裡有多樣性的植物和昆蟲,作為自然教育用途有很好的效果與成果,附近的居民與學校經常來訪,當然也歡迎國內外的朋友一起來此休憩,享受大自然。 * 設施面積 - 34,760㎡ (10,533坪) / 諮詢中心 210㎡ (61坪)


慶尙南道(巨濟市)

聴著海浪聲到了清晨,就可以在各個客房的陽台上,欣賞從水平線上緩緩升起的日出(11月~2月),那美麗的一刻感覺既莊嚴又神聖。因為每間房都具有特色,並且採用多樣性的裝潢,讓每位客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使用。旅客欲前往外島與海金剛參觀時,可以將車子停放在飯店停車場,步行約100公尺後即可抵達前往外島與海金剛的遊覽船碼頭。


京畿道(高陽市) , 一山

中南美文化院由1992年曾在南美洲經歷過外交官生活的李復刑(音譯)大使和其夫人洪甲表(音譯)理事長一起經營的地區性文化場所。中南美文化院的理念在於讓青少年建立世界觀,並給予其夢想和理想為宗旨,幫助來訪的遊客了解中南美地區的文化和藝術。文化院內設有博物館、美術館、雕刻公園等。中南美博物館內可探究現代和馬雅、印加、阿茲特克等燦爛的古文明文化遺產及歷史、日常生活等。不只是韓國境內最早開發有關外國文化的博物館,在亞洲也是屬一屬二的博物館。館內另有土器、石器、木器、假面、民俗工藝品、家具、圖畫和樂器等各式各樣的展示。中南美美術館內透過中南美的畫家,可觀賞近代及現代的畫作、雕塑品等作品的展示會。雕刻公園展示中南美12個國家作家的優秀作品和印地安風的印地安納展示等,以及設有精心鋪設的散步道,是學習之外,適合休憩的好去處。


江原道(楊口郡)

第4地道是北韓為了入侵南韓所挖掘的地道,在1978年發現了第3地道後約12年,1990年3月3日又在楊口東方26㎞處的DMZ非武裝地帶內發現了第4地道,距離軍事分界線約1.2km。地道的寬與高各1.7m,深度達145m,總長2,052m,規模比起1974年在高浪浦東北方8km處發現高1.2m,寬0.9m,深46m的第1地道有過之而無不及。 陸軍白頭山部隊發現地道以後,至1992年2月止,投入了37億韓元建立了安保紀念館與紀念塔,利用坑道與坑道內設施來進行安保教育。為了紀念當時搜索地道時被北韓設置的水雷所炸死的軍犬,在地道的入口處還設立了忠犬碑。在地道內部可以搭乘15人座的透明玻璃電動車進行參訪,比之前發現的第1、2、3地道方便許多,電動車內的每個座位都有耳機提供語音導覽服務。另外,無污染的非武裝地帶滲入的清淨地下水再經由地道內的花崗岩所過濾,水質十分清澈,現場也提供直接飲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