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咸平郡)

2008年咸平蝴蝶及昆蟲EXPO的舉行,讓這裡變成了一個亞洲生態文化的觀光景點。透過咸平自然環境和蝴蝶昆蟲等的自然教室,是一個讓人留下快樂回憶的地方。生態公園內有園藝資料館、草地廣場、植物昆蟲生態學校、主題影片館、樹林中的昆蟲村、黃金蝙蝠展示館、蝴蝶昆蟲生態館、蝴蝶昆蟲標本,以及化石展示館、淡水魚科學館、蝴蝶樂園、溼地學習場等11個常設生態館以及主題空間的大型生態公園。咸平EXPO公園內除了蝴蝶、昆蟲展示館之外,另設有各種各樣可看可玩的景點。 蝴蝶樂園和咸平水上樂園、18洞高爾夫球場等,相信可讓遊客度過一段快樂休閒的時光。


京畿道(利川市)

IS酒店(IS Hotel)位於京畿道利川市,開業時間不長,設施整潔、高檔。is酒店距離利川汽車終點站約100m,是一座雙層建築,盡管位於餐飲商業一條街上,但可以通過專為酒店準備的電梯進入酒店內。酒店客房的內部裝修營造出舒適、溫馨的氛圍。尤其是酒店內擁有上網設備,部分客房內還安裝有供戀人及全家人娛樂的遊戲機。is酒店運營獨立的主頁,可提供多種折扣服務及互聯網預約服務。


全羅南道(麗水市)

向日庵(文化財資料第40號)是韓國境內4大觀音廟中的一座,百濟義慈王4年由新羅的元曉大師創建,當時稱為圓通庵。高麗光宗9年(958年)允弼大師將此改稱為金鰲庵,朝鮮肅宗41年(1715年)仁默大師又更名向日庵。此處在圓通寶殿、三聖閣、觀音殿、龍王殿、鐘閣、海水觀音像復原、新建後,才具備了廟宇的樣貌。2009年12月20日因火災毀損的大雄殿(圓通寶殿)、宗務所(靈龜庵)、鐘閣,於2012年5月6日復原完成並舉行落成儀式。從村莊到向日庵的山路頗為陡峭,路段中間過了售票處後有可以繞道的階梯與平地。抵達庵附近,需從兩塊像房屋那麼大、如同石門般的岩石中穿過,巨石所在位置就等於其他寺廟的不二門。Impo村入口處有樹齡500年左右的冬柏樹,向日庵後面的金鰲山有王冠石、經典石、學士帽石、扇子石等。因南海水平線上的日出景緻非常壯觀而被稱為向日庵,周圍的石頭模樣像龜殼般而又被稱做靈龜庵。雖然位於海邊,但一點也沒有鹽份與黏呼呼的感覺,從向日庵前廣場到遙遠的水平線間,視野良好的南海風光與涼爽舒暢感無法言語。12月31日至1月1日舉辦向日庵日出節,為了前來觀賞日出美景的觀光客們甚多。前來的路上有防竹浦等海水浴場眾多,附近還有突山公園、無膝沙洲戰績地、天鵝渡冬棲息地、興國寺等。向日庵內有7座石頭洞窟或石頭裂縫,聽說通過了所有的石窟就可以許一個願望。為了許願,觀光客會從大雄殿和龍王殿間的藥水池旁之石頭和觀音殿後方的大石上丟錢幣,或是把錢幣放在像是烏龜形狀的石頭雕像之背或是頭上。


忠淸北道(丹陽郡)

日據時期建造的垂楊介隧道,位於丹陽郡赤城面艾谷里山24-2,是長200m、寬5m的地下設施。隧道自日據時期建成後,數十年間被荒置,之後才運用最新的影像、音響設施,以及LED多媒體光雕技術等,讓隧道煥然一新,搖身一變成為全新的複合多媒體空間。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位於首爾特別市松坡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招牌菜是韓定食(韓式套餐)。


全羅南道(光陽市)

位於韓半島南端中央位置的白雲山(1,218m),為蘊藏鳳凰、豬、狐狸三種神靈之山。白雲山連貫從白頭山脈分支出來的湖南支脈,有550公里的蟾津江流過。以及山內富有900餘種的植物分布其中,生態豐富受到重視。山與山之間以蟾津江為界,和智異山對望。行走於山間,可望見雄壯的智異山和有如畫般的閑麗水道,為白雲山的魅力之一。登山路平坦好走,容易攻頂。山腰上有首爾大學的研究林,長滿了茂盛的樹木,900餘種的稀有植物在此自然生長,品種繁多僅次於漢拏山。站立於山頂上,北方的智異山陵線猶如360度全景圖般呈現在眼前,山前的深藍色蟾津江流經其中。東南方的億佛峰充滿著神秘的色彩,其後方的閑麗水道也盡收眼簾。蜿蜒流過茂密的原始林,其顏色既清澈又乾淨的白雲山4大溪谷─成佛溪谷、東谷溪谷、於峙溪谷和金川溪谷,相當受來此避暑的遊客喜愛。特別是從玉龍面東洞村等地採取的楓樹藥水,聽說具有治療神經痛、腰痛等療效,因此在每年初春驚蟄時分,為了飲用其藥水,往往吸引人山人海的人潮前往。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南國酒店(Namguk Hotel)位於被評為世界7大自然景觀之一的濟州島西歸浦市。酒店已持續經營30余年,目前已傳到第三代,以悠久的歷史和技術向遊客提供舒適的休息空間。濟州島有漢拿山、城山日出峰、天地淵瀑佈、正房瀑佈、牛島等難以計數的旅遊景點,還有新鮮的生魚片和黑豬等可供品嘗。


忠清南道()

清香日食為運用傳統木材和磚瓦建築而成的帶有古風的傳統日本料理店,嚴選優質新鮮的魚類所料理的美味生魚片,味道清爽、美味。


釜山廣域市(釜山鎮區)

位於釜山廣域市釜山鎭區的韓國料理專賣店。招牌菜是烤牛肉拌飯。可以品嚐韓國的傳統烤牛肉料理。


慶尙南道(南海郡)

傳說因為石南寺位於迦智山(或稱石眼山)的南邊,而被稱做為石南寺。自今1200多年以前,道義國師於新羅憲德王16年(824年)創建此寺,期間歷經多次重建整修。壬辰倭亂時燒毀,後於1674年朝鮮憲宗15年,由卓靈、善哲禪師等人重建;1803年純組3年,由枕虛、守一等人整修;1912年,在友雲師父主持下,再度重新整修。1957年比丘尼仁弘禪師受任住持之後,寺廟的各個建築煥然一新直到現在。石南寺建築共有30餘棟,與聞慶鳳巖寺並列為韓國佛教曹溪宗所屬80多間禪院下的宗立特別禪院,因而聲名遠播。 韓國的南宗禪始祖道義禪師曾在中國修行37年,錦衣還鄉後因當時國家還無法接受他的核心理念,而獨自到雪嶽山陳田寺內教導弟子並等待時機,之後轉移至迦智山創建石南寺。石南寺屬於比丘尼的修道處,有許多比丘尼在此專注修行。這裡的三層石塔是824年道義禪師在護國願望下建造了下面2層基壇、上頭3層的石塔,原本的位置在大雄殿前面,1973年時移至現在的位置。寺內保存有蔚州石南寺僧塔(寶物第369號)、3層釋迦舍利塔、3層石塔(地方有形文化財第5號)、石南寺水槽(文化財資料第4號)等文物。 * 蔚州石南寺僧塔 (寶物第369號 / 1963.01.21) 建造時代 : 統一新羅 增塔是為了供奉著名高僧遺骨而建造的石塔,此僧塔高3.53m,為八角圓堂形,傳說為道義國師的舍利塔。完整保存了統一新羅末期的僧塔樣式,是非常卓越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