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東豆川市) , 抱川

1977年竣工的柳林觀光飯店是個有歷史傳統與經驗的飯店,2014年重新整修後變得更加簡潔俐落,擁有舒適的客房、寬敞的宴會廳、餐廳、咖啡廳等。


首爾(麻浦區) , 弘大

總公司來自日本的Teppen餐廳,坐落在年輕又充滿活力的弘大校園商圈附近,專門提供道地美味的日式鐵板料理。選用多樣化新鮮材料和蔬菜來製作鐵板料理,Teppen精選大阪燒上擺放著美味可口的荷包蛋及醬料,是餐廳裡最有人氣的菜單。除了可以享受美食之外,還有朝氣十足的店員提供最高品質的專業服務,餐廳酌收每位客人2,500韓元的附加服務費用。


慶尙北道(龜尾市)

金烏山城炭烤排骨主要采用韓牛肉和有機農發培育出的清淨蔬菜為料理原料。看見主人親自在入口處迎接客人,服務員也身著改良韓服穿梭於顧客間顧客間時,您的心裡是不是也有了那麼一點暖意,心情是不是也好起來了呢? 餐廳選用傳統的黃銅器皿來盛裝食物,餐具也非常精致,從這些細小的地方就能感受到餐廳的心意。餐廳外部裝潢融傳統與現代為一體,在食物方面則盡心獨創,無論是餐廳環境還是服務水准均屬上乘。


江原道(太白市)

天祭壇是古人為了祭天而建造的祭壇。據三國史記記載,新羅時期,太白山乃三山五岳中的北岳,被人們奉為靈山,因此經常在太白山中舉行祭祀。 位於太白山山頂的天祭壇以天王壇為中心,北有將軍壇,南有規模略小的三個下壇,以赤石堆壘。天王壇,周長27.5公尺,高3公尺,左右寬7.76公尺,前後寬8.26公尺,呈橢圓形。而壇的上方以綠泥片麻岩堆成圓形,搭配下方的四角形,因應了「天圓地方」的道理。 據傳,祭壇是由檀君-古朝鮮時代的丘乙皇帝所建,自上古時期開始,便用於祭祀,成為當代國家祭天的場所。三韓時期的天君、新羅早期的赫居士王、此後的逸聖王均在此舉行過祭天活動。此外,基臨王也曾在春川舉行過望祭。 經歷了高麗和朝鮮時期,方伯守令和百姓們也來此進行天祭。在大韓帝國末期,為挽救即將滅亡的國家,憂國之士也紛紛來此舉行祭天儀式。韓末時期的義兵將申乭石將軍亦曾以白馬祭天。這裡是韓國唯一一處位於山間的大型祭壇。 天祭壇也被稱為九靈壇、九靈塔、麻姑塔。尤其是每年的開天節都會在此舉行祭祀,屆時,祭壇中央將被插上太極旗和七星旗,周邊則立有33面天旗和28面宿旗,供奉9種祭品。在祭天壇的附近建有為誠心祈禱而設立的赤石塔和石壇。


江原道(橫城郡)

原州機場位於江原道橫城郡橫城邑曲橋里,於1975年作為橫城軍用機場,正式展開了它的歷史。後於1993年1月開始促進民航的使用,在1995年11月展開工程,1997年2月開航,由大韓航空通航使用。飛機航行次數年間達11萬5千多次,可容納45萬名的旅客。停機坪可停放B737飛機1架,停車場可同時容納90輛車。 ​


全羅南道(長興郡)

位於全羅南道長興郡天冠山(高723m)山麓的天冠山文學公園於2002年2月開放,由於天冠山出眾的奇岩怪石與和緩的山勢,讓韓國登山客不論四季都常來此地拜訪。 長興可以說是文學的古城,有名文人輩出,天冠山文學公園內,立了刻有此地區出身的宋基淑、韓勝源、李淸俊等代表韓國文壇的詩人、小說家、散文家等文學家文章的54個文學碑。在高15m的7層文塔內還保管了裝有39位韓國知名文人的作品、親筆真跡、年譜的時光膠囊。另外,塔山寺入口附近有大大小小的460多座愛的石塔,提供登山客特別的景觀。


慶尙南道(固城郡)

位於太白山脈最南端的蓮花山,風景不但秀麗,觀光景點也相當多。1983年被列為道立公園的蓮花山,由於山形貌似蓮花,所以取名為蓮花山。蓮花山擁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寺廟,像玉泉寺、白蓮庵、青蓮庵等。其中又以玉泉寺最受到矚目,玉泉寺創立於676年,是華嚴宗10大寺院之一。再加上源源不絕的恆溫山泉水,使得玉泉寺更受到重視。蓮花山上特產的松茸和草莓,也相當有名。


忠清南道(公州市)

* 天地人間首屈一指的寺廟-甲寺 * 甲寺是位於老松與櫸樹森林茂密的雞龍山西北方山腳的寺廟,距離公州市19km處,距離東鶴寺徒步約3小時左右。就像春麻谷、秋甲寺這樣暗示的話一般,甲寺的秋天楓紅是無比美麗的。三國時代初期,百濟久爾辛王元年(420年),從高句麗前來的阿道和尚創建了這座寺廟。歷史上的甲寺又被稱為雞龍甲寺、甲寺、甲士寺、雞龍寺等,曾為統一新羅時代華嚴宗十大寺廟之一的名寺。 甲寺取自於‘天地人間首屈一指’的甲等之意,其名稱如此流傳下來。正如其名,有如頭一個寺廟般,朝鮮世宗6年(1423)的寺廟改組合併中被屏除在外,算是很早定下名字的寺廟。世祖時,因王室的庇護拿到了‘月印釋譜’的木刻匾額。1597年壬辰倭亂燒毀,宣祖37年(1604)開始重建大雄殿與振海堂,直到今日。寺廟周圍有龍門瀑布、水晶峰、天真寶塔、君子臺等秀麗名勝,特別是南邊溪谷中的9曲特為絕景。 * 大雄殿 道指定有形文化財第108號。此建築為甲寺的本殿,於丁酉再亂時燒毀,宣祖37年(1604)重建、高宗12年(1875)補修後才成為現今的樣貌。原本的位置在現今大寂殿的附近,重建時移至現在的位置建造。 * 甲寺講堂 道指定文化財第95號。為僧侶們講解佛經之處,建築物上懸掛著鷄龍甲寺的匾額,整體架構為沒有繁複技巧的雄偉感朝鮮建築形式。 * 甲寺功牛塔 這座塔位於過了流經大雄殿到大寂殿間小溪後的溪谷邊山麓上,傳說是從原本甲寺的附屬庵子移到現在的位置。塔由3層的塔身與基壇部所構成,塔身第1層刻著建立塔的內容,2、3層則是塔名,皆以陰刻方式雕刻。塔建立的過程從塔身上刻著的銘文判斷,是為了讚揚重建時期的功績而建。銘文內容如下:‘臥塔起立,人道偶合﹔三兮乙乙,厥功居田(重新扶起倒下的塔,是人道偶然的配合﹔三次的努力再努力,其功之最)’。 * 甲寺浮屠 此浮屠(供奉僧侶舍利或遺骨的墓塔)為寶物第257號,原來位於甲寺後山,而後移到現今位置。不僅是新羅時代的代表樣式,雕刻技巧更是卓越,為研究新羅末期與高麗初期浮屠樣式的重要資料。 * 甲寺銅鐘 為寶物第478號,此鐘位於過了甲寺解脫門後右手邊的新建四角屋頂鐘閣內。鐘體上有銘文,建造於朝鮮宣祖17年(1584),可從此得知甲寺的寺名在當時叫做甲士寺。鐘高127cm、口半徑為91.5cm,日制時期因獻納的名目充公上繳,解放後才歸還,是與整個韓國民族一同受難的梵鐘。於1584年(朝鮮宣祖17年)建造的鐘,大致上維持著從新羅以來的傳統梵鐘樣式,也同時有著不用甬筒就敲打發出聲音等朝鮮時代的特徵。龍鈕(綁著鐘的弔環)上刻著寫實的龍紋、肩部有9個輪廓(突起的裝飾),以及蓮花形式的撞座(敲響鐘的部分)等皆是新羅以來韓國梵鐘的傳統要素。撞座間雕刻著地藏菩薩,鐘體上有標示著製造時期的銘文,除了是能夠解韓國鐘變遷的重要資料外,上頭標示著的'甲士寺'也能看出當時與現在不同的寺名。 * 甲寺鐵幢竿及支柱 寶物第256號的甲寺鐵幢竿與支柱是是架設寺廟的鐵竿與柱子。幢竿是廟前豎立的旗竿,標示著佛祖或菩薩的威信與功德,是為了懸掛趕走邪惡東西旗幟-幢的旗竿,而幢竿支柱則是為了在左右支撐著幢竿的支撐柱子。甲寺鐵幢竿是由半徑50cm的鐵桶24個連貫而成,高約15m。但1893年時,其中4個鐵桶斷裂,因此變得比原本還矮。此鐵幢竿與支柱的建造時期,可從甲寺是新羅義湘大師所創的華嚴宗第10代寺廟之一,與基壇側面刻著的眼象雕刻來推測是新羅時代的物品。完整無缺保存下來的甲寺鐵幢竿支柱,是研究幢竿型態的珍貴資料。   [文化財資訊] 甲寺鐵幢竿及支柱(寶物256號) 甲寺浮屠(寶物257號) 甲寺三身佛掛佛幀(國寶298號) 甲寺銅鐘(寶物478號) 宣祖2年刊月印釋譜板本(寶物582號) 甲寺石造藥師如來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財50號) 甲寺石造菩薩立像(忠南有形文化財51號) 甲寺史蹟碑(忠南有形文化財52號) 甲寺講堂(忠南有形文化財95號) 甲寺大雄殿(忠南有形文化財105號) 甲寺大寂殿(忠南有形文化財106號) 甲寺表忠院(地方文化財52號) 甲寺三聖閣(地方文化財53號) 甲寺八相殿(地方文化財53號) 甲寺天真寶塔(地方文化財68號)


全羅南道(麗水市)

位於全羅南道麗水市突山邑的地上24層樓、地下1層樓規模的大型飯店,前為遼闊的閑麗海上國立公園,一旁則是突山近鄰公園。客房總計424間,選擇多樣,依景觀分為可欣賞麗水大海與突山大橋夜景的全海景房、可欣賞到部分海景的半海景房,以及可眺望突山濃綠景觀的山景房;根據等級則分為Deluxe、Premier、President與Suite。此外還有結合高品質服務與戶外烤肉區的豪華露營房,兒童房則適合攜孩子出遊的家庭使用。附屬設施包括大廳咖啡館、可享用早餐的西餐廳、設於麗水最高頂樓的餐飲設施與Zip trek(高空滑索)、健身中心與游泳池。6樓的Raterni Park Poor(游泳池)在冬季(12~3月)期間暫停開放,僅開放5樓的無邊際溫水池。


慶尙南道(巨濟市)

和平生魚片店現為第二代經營,開業已有50年的歷史。店內提供100%天然又新鮮的活魚製作的生魚片,另外辣椒醬等沾醬亦是店家親自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