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安東市)

兼營民宿的古宅北村宅位於慶尚北道安東市豐川面河回里,朝鮮時代文官柳師春始建於正祖21年(1797年),當初只建造了舍廊房與左右翼廊房,一直到現在的樣子。曾任慶尙道都事柳師村的曾孫石湖柳道性於哲宗13年(西元1862年)增建了裡屋、大舍廊、大門、祠堂等,形成了現在的格局,展現出典型的士大夫家屋面貌,是安東河回村內最大規模的房屋。本宅內樹齡300多年的松樹,與古宅一同渡過悠久歲月,幾乎成為古宅一部分的古松,其形狀恰似圍繞著河回村的洛東江,有許多細心觀察的訪客。北村宅內也留有許多古物,推測製作於17世紀的道城八道地圖,標記著獨島與間島為韓國領土,為擁有歷史價值的貴重資料。還有轎子與水車,以及鶴棲柳台佐公從王那邊收到的新年禮物-年畫。北村宅也算得上是兩班河回村內的富豪,如同其財產般,滿滿為庶民們著想的心,租借土地的家傳圖顯示其為最便宜的。某年因梅雨淹大水而翻船,有許多人掉進水中,古村宅將累積了3年要用來蓋房子的春陽木扔進水裡救人,而再等3年才蓋房子,此等佳話也流傳下來。


慶尙北道(淸道郡)

2006年在慶尚北道淸道郡松金里開設的「柿酒隧道(Wine Tunnel)」為世界最初使用柿子來釀酒的柿酒熟成倉庫。這裡不僅儲存了將清道特產無子柿子熟成、發酵後製成的柿酒,更藉由試飲區、展示與銷售區、製作個人柿酒、摘柿子等各種活動,讓遊客創造與戀人、朋友與家人間的特別回憶,廣受眾人歡迎。以淸道盤柿(扁柿)所製成的柿酒帶有柿子特有的香甜,同時保有澀味與香氣。 柿酒隧道位於緯度高的山腰上,內部溫度全年保持在15度,溼度為60~70%,具備大量負離子,擁有酒在熟成時所需的各種條件,更是避暑勝地。於朝鮮時代(1392~1910)末期,1898年完工的柿酒隧道,過去稱為南省峴隧道,頂部以紅磚蓋成,牆面則使用了天然石,擁有百年歷史的磚塊隧道可說是韓國隧道中最美麗的隧道之一。      


慶尙北道(安東市)

河回洞假面博物館位於重要民俗資產第122號的安東河回村內。河回村是韓國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民俗村,保存了國寶第121號的河回假面和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第69號的河回別神巫假面舞。河回洞假面博物館不僅可看到河回假面,還可在此一覽韓國各地的所有假面,甚至展示了世界各國的重要假面。 240坪的展示會場內展示了韓國流傳下來的各式假面舞會使用到的各種假面。像是黃海道的鳳山假面、康翎假面、殷栗假面,以首爾為中心流傳下來的山臺假面舞(榮州別山臺假面、松坡山臺假面舞);嶺南地區的野遊假面(東萊野遊假面, 水營野遊)和五廣大假面(固城五廣大假面、駕山五廣大假面、統營五廣大假面),還有安東的河回假面、寧海別神巫假面、靈光農樂雜色假面、醴泉青丹假面舞、江陵端午節的江陵官奴假面劇假面、男寺黨假面舞之一的回首假面舞,還有使用儀式來呈現的虛容假面和方相氏假面等,展示著各各栩栩如生的表情。 國外的假面以非洲一帶的假面為主,也將會同時展示巴布新幾內亞、墨西哥(中南美)、中國、印尼、紐西蘭、法國、所羅門群島等30餘個國家的假面。假面的用途有舞蹈、醫療、祈禱、演劇、治裝、喪禮用假面等,皆依照各民族和種族的特有造型及情緒來呈現各種樣態。假面的素材主要以木材為主,此外還有紙、葫蘆、動物的毛、皮革、烏龜等殼、動物的骨頭、石頭、泥土等各式各樣的材料。 河回洞假面博物館本館1樓為韓國館,別館1、2樓為韓國和世界館,還設有戶外假面舞庭院、研究室等,齊具各種文獻和視聽覺資料,可立體的體驗。此外,在戶外假面舞庭院設長期性的假面舞公演,對於傳統文化的保存及發展相當用心,提供給青少年一個相當完善活潑的體驗空間。


慶尙北道(慶州市)

位於慶尚北道慶州市城東洞的慶州站,於1918年11月1日開始以一般車站進行營運。此站也是東海南部線的中央線的終點站。


慶尙北道(盈德郡)

為宣傳並保存盈德竹蟹的美味與名聲,並提供造訪的遊客各種好看、好玩、好吃的活動,以盈德代表特產竹蟹美味為傲的盈德竹蟹節,固定於每年4月初在盈德郡江口港一帶舉行。高麗太祖23年(西元940年),太祖王建初次前來禮州(寧海面)巡視時,當地居民曾把盈德竹蟹做為御膳呈上,因此留下了關於竹蟹美味與香氣的紀錄。當時禮州府使說竹蟹非常美味,要在此停留,因而將此村取名牛車的車與停留的留「車留」。此後在此處豎立了竹蟹元祖的揭幕碑,並為了祈求漁獲豐收與保存盈德竹蟹的資源而舉辦盈德竹蟹節。今年邁入第19屆的盈德竹蟹節,將以「知道盈德竹蟹嗎?喜歡竹蟹就到盈德來!」為主題,於3月31日至4月3日在慶尚北道盈德郡的江口港一帶舉行。遊客們將可體驗各種展示與體驗活動,並在慶典聚集100多間的竹蟹店家形成的大型竹蟹街,品嚐傳承千年美味的盈德竹蟹與豐富的海產。


慶尙北道(安東市)

保存朝鲜時代兩班(文武兩班,指權力階層)風格的住宅,建於1685年,是固城李氏的祖屋,至今固城李氏的長孫仍居住於此。名爲北亭的亭子則建於1775年。據說該祖屋所在位置是新羅時期古刹法興寺的遺址,現在祖屋前還留有被指定爲第16號國寶的新世洞七層磚塔。


慶尙北道(金泉市)

* 寶物與文化財的倉庫,直指寺 *位於金泉站往西12公里處黃岳山山麓的直指寺,為新羅訥祇王2年(418年)由阿道和尚所建的寺院,蒼鬱的松樹、清澈的溪水、秋天的楓葉與寺廟調和成美麗的風景。內有安置1千座小佛像的毘盧殿(又名千佛殿)、相傳由上千年的葛根與胡枝子樹為柱子建成的一柱門、朝鮮時代代表建築物大雄殿,以及統一新羅時代的作品-高達1.63km的石造藥師如來坐像(寶物319號)。另外,還有於1994年5月竣工,可容納5,000人的國際佛教研究會館。* 黃岳山 *黃岳山位於金泉市西邊12公里處的小白山脈中,自古有許多鶴聚集,曾被稱為黃鶴山。因直指寺的匾額與朝鮮時代地理書《擇里志》之記載,才被定名為黃岳山。山中鬱鬱蒼蒼的松樹林、溪谷中如玉般清澈的溪水、秋天的楓葉、冬天的雪景皆十分宜人。* 直指寺的創建傳說與歷史 *關於直指寺的創建,最被關注的即寺名的由來。「直指」一名一般認為出自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因此直指寺的寺名被認為極有可能蘊含了宣揚禪宗教誨的意義。然而在建寺事蹟記的資料中,又有兩種關於寺名由來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寺院創建者阿道和尚在創建桃李寺後,直指遠處的黃岳山表示,此山的山腳也是相當適合建寺的吉祥之地。第二種說法則是高麗初期能如僧人在重建寺院時,不使用任何尺規,直接以自己的手指做為測量土地的方法,因此被命名為「直指寺」。


慶尙北道(奉化郡)

清涼寺位於清涼山道利公園內,新羅文武王3年(663年)由元曉大師所建,法堂為地方文化財47號的清涼寺保存有琉璃寶殿。從風水地理學來看,清涼寺可以說是寶地中的寶地,六六峰(12座山峰)就像是蓮花瓣一般包圍在四週,而清涼寺所在處正是花朵雄蕊的位置。寺廟中還留有兩個貴重的文物,為擁有恭愍王親筆匾額的琉璃寶殿與紙佛,琉璃寶殿意旨供奉藥師如來佛之處,而紙佛雖然是紙做的佛,但現已噴上金漆。寺廟正後方是可將清涼山風景盡收眼底的菩薩峰,原名為卓筆峰,傳說是周世鵬在看過地形後重新為其命名。如果說清涼寺是內清涼的話,應真殿就是外清涼了。從入口處沿著登山步道徒步約30分鐘即可見到的應真殿是元曉大師曾經居住過的庵子,建造於663年,為清涼山景觀最為優美的地方。後方巨大的金塔峰就像是屏風般圍繞著庵子,底下為深不見底的懸崖斷壁。岩石彷彿九層樓的金塔模樣,每一層紮根的松樹有如鑲嵌在岩壁上般,而秋季峭壁下火紅的楓葉甚為壯觀。* 主要文化財 - 應真殿、5層舍利塔、金生窟、清涼精舍


慶尙北道(慶州市)

慶州高爾夫俱樂部是韓國首屈一指的高爾夫球場,位在千年古都-慶州的普門觀光園內,可遠眺普門湖及普門觀光園的全景,是一處風景十分優美的高爾夫球場。裏具有夜間打球的全程照明設施,在清晨和夜間也可盡情享受高爾夫帶來的樂趣。喜愛高爾夫的遊客一定不能錯過。


慶尙北道(鬱陵郡)

面積1.5 ~ 2.0㎢(2.0㎢ = 605,000坪)東西約1.5km、南北約2km的羅里盆地,是鬱陵島內唯一的平野。羅里盆地屬破火山口(caldera – 岩漿回流、火山自身塌陷或淺部岩漿囊噴發而形成的火山口),盆地裡岩漿噴出形成的卵峰(611m)及從卵峰上流下的岩漿再次形成的第二個火口平原。東北邊有羅里村,西南邊有現今無人居住的卵峰村。于山國時代開始就有人在此居住,到了朝鮮時代因空島政策數百年無人居住,高宗在位時期,因開拓令而人民再次來到這塊土地上。從很久以前開始定居在這的居民以啃食羅里(Hason illy)的根為食,所以之後便稱作羅里村。開拓當時約有500多人定居在這,是鬱陵島第一個集體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