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慶州市)

鳳凰台是位於路東洞古墳群的新羅古墳。其他古墳大多依據地名或出土遺物而命名,而鳳凰台卻沒有用表示墳墓的陵、冢等名稱。取名“鳳凰”是因為有與王建相關的傳說。 傳說,正在等待新羅自行滅亡的王建從一位風水家那裡聽到了與新羅滅亡有關的故事。風水家說,新羅的地形與船的模樣相似,只要刮風就會有起來的形勢,必須使船完全沈沒才能推翻新羅,並請求親自到新羅去。王建同意後,到達新羅的風水家來到新羅王的面前,說新羅的地形像鳳凰,現在鳳凰要飛了。正在擔心國家形勢的新羅王問了一下對策,於是風水家在首爾長安裡建造了像鳳凰卵一樣的山,並說鳳凰下了卵走不了了。新羅王覺得風水家的話好像正確,便建造了無數古墳。但這其實是在船上裝載眾多行李,使其觸礁的景像,之後新羅便滅亡了。 墳墓的直徑為82m,高22m,雖是一座墳墓,但給人的感覺是一座後山。雖然根據墓的規模可以推測是王的墳墓,但沒有進行挖掘,還無法確定真相。


慶尙北道(鬱陵郡)

山的形狀就如聖潔的人一樣故名聖人峰。一年平均有300天雲霧繚繞更加深人們對它的神秘感。山頂有如祭壇般的石頭上,有稱作將軍腳印的足跡。海拔984公尺的聖人峰率領兄弟峰、彌勒山、羅里嶺等大大小小的山頭。山毛櫸、楓樹等珍貴樹種所覆蓋的山頂,被列為自然紀念物189號。山間健行可從道洞或苧洞出發,在道洞經由大願寺上登山路後,可到達冠帽山底下的岔路口。若行走苧洞路線,清涼的風吹拂有如自然的空調般涼爽,更可以遊覽鬱陵島上有名的蓬萊瀑布,是盛夏觀光路線的好選擇。從道洞經由冠帽峰的登山路線約3小時內便可攻頂。聖人峰的冬季雪景也相當的壯觀值得一遊。


慶尙北道(慶州市)

兼具歷史、文化、藝術的都市─ 慶州市,市內的慶州藝術殿堂於2008年4月14日開工,經過2年4個月的動工,終於在2010年11月6日開館。腹地面積27,925㎡、建築延面積21,232㎡ ,分為地下兩層和地上5層的建築(將近一般公寓大廈13樓高)規模。內設有旋轉舞台等先進的設備。 主要設施備有可容納1,100名的大型公演場和350名的小型公演場,另外也設有展示室,適合觀賞高水準演出和展覽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福利設施、戶外公演場、會議室、研討室、玩具圖書館等,可以參與的各種各樣教育活動。 * 開幕日2010年11月6日


慶尙北道(安東市)


慶尙北道(鬱陵郡)

在神秘的鬱陵島上觀賞獨島日出的展望臺纜車之觀光搭乘從道洞藥水公園到望鄉峰山頂的纜車,纜車上升的同時可欣賞鬱陵八景之一的捕魷魚漁船之漁火,天候良好的情況下,在獨島展望臺可眺望獨島。這裡也是著名的看日出景點,纜車搭乘處旁設有獨島博物館。* 望鄉台走上望鄉台共有108個階梯,望鄉台上可以俯瞰鬱陵島優美的景色,還可觀望道洞港,前來道洞港的人據說可以換來好姻緣。* 海岸展望臺步行約10分鐘路程的散步小道,可俯瞰迎面而來的鬱陵島海岸絕景,回頭望可更清楚的看見整個望鄉峰的山型輪廓。* 日出搭上纜車到山頂,這裡是除了獨島之外,在韓國境內最先看到太陽升起的地方。* 獨島在天候極佳的情況下(一年中只有50天)從這到距離92km外的獨島,甚至島上的景物皆清楚可見。* 獨島博物館西元512年以來,和鬱陵島一起列為于山國領土的獨島,從編入韓國歷史及文化圈之後到目前為止收藏的資料在這裡皆可閱覽。* 泉水泉水可以讓來訪的遊客清涼解渴。


慶尙北道(浦項市)

浦項因為鄰近新羅時代千年之都慶州,至今仍舊保留許多古代遺留下來的歷史遺跡,另外在當時倭寇侵略出沒之處建造為數眾多的城牆作為保禦安全,其中一部份現在還維持著原本的風貌。如果把韓半島看作是一隻老虎的形狀,就會發現東海區域一帶像是老虎尾巴向上翹起的部分。 虎尾岬的迎日廣場是作為迎接新千年所舉辦的韓民族迎日慶典活動場地,佔地面積達一萬餘坪,內有多個紀念雕塑盃、聖火台、延烏郎細鳥女像、公演場等建築。廣場入口處的道路旁有鋪滿整片油菜花的花園,只要到每年的4月5月都會開滿黃澄澄的油菜花。廣場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座紀念雕塑物-相生之手,整座採用青銅材質,象徵著大海與陸地間和諧共處之意。此外,還有從邊山半島帶來的20世紀最後一道曙光,與位於換日線的斐濟島交互輝映的虎尾岬連成迎接新千年的第一縷陽光,以及點燃各項種國際大會聖火的聖火台等景點。


慶尙北道(榮州市)

豐基人蔘為小白山生產的優質著名特產,大約從10左右開始收成,每年的此時也會舉辦豐基人蔘節。這裡生產的人蔘因主成份‘皂苷’含量高,對於血壓調節、預防癌症、疲勞恢復等有很大的功效。活動期間有直接挖掘人蔘的體驗活動,以及免費試吃使用高價豐基人蔘製作的料理等。此外,榮州地區還有浮石寺、小白山豐基溫泉等眾多觀光名勝,可同時享受慶典活動與附近景點。


慶尙北道(聞慶市)

聞慶瓷器命脈與傳統文化的交會處 ── 聞慶陶瓷器展示館 聞慶陶瓷器展示館為忠清北道無形文化財第10號沙器匠(民俗沙器製作)的故鄉,亦是為了宣揚在朝鮮時代初期,以粉青沙器陶窯地而聞名的聞慶的陶瓷器。總面積1,055㎡,為地上2樓、地下1樓的規模。內部展示並販售土器、青瓷、白瓷、近/現代陶瓷器與水石。此外,還設有陶瓷器實習體驗,建築後方則設置了聞慶的傳統火窯。價值深獲認可的聞慶陶瓷器聞慶陶瓷器的價值在今日受到各界矚目,除了陶藝家本人的技能之外,更有聞慶陶瓷器特有的歷史與傳統。在這裡有重要無形文化財「沙器匠」與匠師中最高名譽的「名匠(陶藝領域)」。在朝鮮王朝初期,聞慶以粉青瓷器陶窯地而聞名,遵循古法的匠師們將靈魂灌注到作品中,美麗色澤與自然型態更充分展現出韓民族的純樸心性。


慶尙北道(浦項市)

據說九龍浦在新羅真興王時代,某日突然天空閃電交加,並颳起狂風暴雨,海邊有九條龍飛上天際,因而成為九龍昇天的港口,故得名九龍浦。九龍浦的地理特性以丘陵地多,平地少,氣候冬暖夏涼,環繞在15.8公里長的海岸。九龍浦港為漁獲中心地,近年來漁業發達,魷魚、秋刀魚、螃蟹等海產甚多。以九龍浦港的燈臺與海鷗及歸港的漁船為背景,緩緩昇起的冬季日出,堪稱難得一見的美景。九龍浦海水浴場因海岸風景秀麗而成為備受矚目的避暑勝地,距離浦項24公里、九龍浦邑1.5公里左右的距離。半月型的白沙灘長400公尺、寬50公尺,深受喜愛露營的避暑旅客青睞。


慶尙北道(安東市)

高16.8公尺、寬7.75公尺的新世洞七層磚塔是韓國國內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磚塔,被指定爲16號國寶。此塔所在地區稱爲“法興里”,由此推斷該塔屬於建於8世紀統一新羅時期的法興寺。但除此塔以外,寺廟再無任何遺迹。有迹象表明現在固城李氏宗宅的所在地爲法興寺舊址。現存的七層磚塔上部已經消失,下部刻有精美的佛教保護神。據收錄安東地區歷史的《永嘉志》[安東地區歷史書,完成於1608年]記載,1487年修葺此塔時法興寺還留有3間左右的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