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史蹟第124號的德壽宮原本並非王宮,原來是成宗的哥哥月山大君(1454~1488)的宅邸,因1592年壬辰倭亂時宮殿幾乎全毀,於是從1593年開始將當時的德壽宮做為行宮使用。逃難至義州的宣祖回到漢陽後就居住於德壽宮,宣祖後的光海君於1608年在這個行宮裡即位,1611年把行宮更名為慶運宮,而後7年內都將這裡當作王宮使用。1615年移至昌德宮後,便把宣祖的飾妾仁穆大妃幽禁於此。1618年廢止仁穆大妃的尊號,並將慶運宮貶稱為西宮。 1623年仁祖反正,仁祖將光海君廢位後,於此處的即阼堂即位。而後移至昌德宮後的270年間,一直都將這裡當作別宮使用。1897年高宗皇帝從俄羅斯公館回宮後,再次將此處做為王宮。自此時起又恢復了慶運宮的名號,而規模也再次擴張。1907年在高宗讓位給純宗後,就算王宮已移回昌德宮,高宗仍然將這裡當作住所。為了祈求高宗皇帝長命百歲,而將慶運宮稱為德壽宮。因這樣的緣由,最近也有不少聲音主張將德壽宮恢復其原本慶運宮的稱呼。 過去的德壽宮內曾有許多建築,而現今18,635坪的範圍內僅剩大漢門、中和殿、光明門、昔御堂、浚明堂、即阼堂、咸寧殿、德弘殿及石造殿。德壽宮內含著舊韓末時期的悲劇,高宗皇帝在日帝的脅迫下讓位,並送了許多女性到日本。而後於1919年1月22日在德壽宮被日帝下令毒殺,這也是造成3·1獨立運動的主要契機。 * 大漢門 - 大漢門是現在德壽宮的正門,原名為大安門,是宮廓的東門。大安門於1906年重建,並冠上「大漢門」的名稱,匾額是由當時漢城府判尹南廷哲所題字。 * 光明門 - 這是王寢殿咸寧殿的正門,光武8年(1904)被大火焚毀後,同年又再次重建。1938年隨著石造殿美術館的開幕,原位在貞洞的興天寺梵鐘與昌德宮報漏閣的自擊漏移至現在的位置,同時也將此門轉移重建。 * 石造殿 - 大韓帝國時期接見外國使臣的地方。光武4年(1900)動土、隆熙3年(1909)竣工的石造建築,也是朝鮮王朝最後興建的大規模建築。建築物外觀為19世紀初歐洲流行的新古典主義樣式,正面的柱子上部以愛奧尼亞柱方式處理,室內使用洛可可風格裝飾。整體為3層樓建築,1樓是接見場所,半地下層用做侍從們等待的地方,2樓為皇帝的居處。光復後曾做為美蘇共同委員會會議場、國立博物館、國立現代美術館及宮中遺物展示館等使用。(2014年10月13日起石造殿重新開放,地下樓可自由參觀,1、2樓需線上預約方能參觀) * 咸寧殿 - 被指定為寶物第820號的咸寧殿建於1897年,曾是高宗皇帝居住的建築。1904年因火災燒毀,同年復原後直至今日。1919年1月21日高宗皇帝在咸寧殿與世長辭,之後一直閒置。現今於此處擺設當時使用過的家具、書畫、器皿等,重新呈現100多年前宮中的生活。 * 中和殿 - 大韓帝國的正殿,可以看出朝鮮第26代王高宗(1852~1919,在位1863∼1907)對於建設近代國家的自信。特別是正殿內的御座正上方龕室內可看到一對龍,這與正殿天花板上的龍紋一樣,代表德壽宮是當時大韓帝國皇帝的皇宮。現在的中和殿在1902年時原為重層建築,1904年火災燒毀後,1906年以單層形式重建。 * 重明殿 - 重明殿是俄羅斯建築師Seredin Sabatin所設計,從1897年起動工,至1901年完工,是為皇室圖書館。地上2層、地下1層的西式建築,最初的名稱為漱玉軒。2009年12月復原,2010年8月起做為展示館(「大韓帝國命運交替之處-德壽宮重明殿」)對一般民眾開放。(參觀諮詢 +82-2-732-7524) - 開放時間: 10:00~17:00(自由參觀,30人以上需事先預約) * 此外還有昔御堂、浚明堂、卽阼堂、靜觀軒、德弘殿、報漏閣自擊漏等。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Arko藝術劇場是為了公演藝術振興與公演人口拓展、並且提供財政上有困難的純藝術團體公開發表的舞台給予間接支援,而於1981年4月1日開館的劇場藝術劇場為了公演藝術發展,過去近30年來在公演藝術界扮演著重要角色。另外,號稱公演藝術產房的藝術劇場附近也開設了許多的小劇場,各式的公演藝術家在此區域活躍,東崇洞一帶也成為演劇公演的中心地。現在大學路共有58個劇場,全年無休地正在進行著公演,是名副其實的韓國公演藝術中心地。


首爾(中區) , 明洞

位於首爾中區的Bon Bon 酒店距地鐵2號線乙支路入口站2號出口僅10秒距離。步行或乘坐地鐵的話,首爾中心地區的所有旅遊景點15分鐘內均可到達。尤其是為了照顧女性團體的個別或團體遊客,開設運營了女性專用宿舍客房。玄關採用門禁繫統,並設有24小時CCTV,致力於保障遊客安全。


首爾(江南區)

a#是世界知名品牌蘋果公司的專門賣場。不僅銷售蘋果公司的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還販售周邊產品等電子商品。Coex店的特色在於音響產品,這裡不僅有蘋果所生產的音響,亦有其它品牌。可以在比較眾多產品之後,作出滿意的選擇。


釜山廣域市(中區)

稍微淡黃色閃著亮光的麵條,黏稠得恰到好處,咬起來非常有嚼勁,配上清淡的湯頭與肉湯製成的薄冰,味道絕佳。是將小麥麵與湯頭調和完美的小麥麵店。


仁川(中區)

炸醬面博物館是為弘揚開港期在仁川誕生的,現已成為“韓國100大民族文化像徵”的韓國式炸醬面的歷史與文化價值而建立的博物館。 * 開館日期:2012年4月28日 * 文化遺產名稱:仁川善隣洞共和春 - 登錄文化財 第246號(2006.04.14指定)


5.0/1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2004年開業的韓果菜是一家無限供應有機蔬菜的自助餐廳。起初老闆娘單純為了吃素的先生設計了各種素菜,後來在周圍親友的推薦之下,開設了韓果菜餐廳。韓果菜餐廳每日嚴選最新鮮無污染的食材來做料理,餐廳料理包含了20多種韓藥材的養生飯、20-30種的菜色及湯、煎餅類等,顧客可依自己的份量、喜好選用。為讓素食者的營養能均衡,店家細心準備了可補充蛋白質的胡桃堅果類及豆腐等,還有年糕、香蕉等點心類。值得一提的是,餐廳的特色餐飲是以清麴醬、牛奶和木瓜調製的沙拉醬,搭配新鮮的綠色沙拉。以水果取代泡菜與魚露來提味,並且只選用葡萄仔油來料理每道菜,每位客人皆能安心享用素食佳餚。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 培才學堂1885年由美國傳教士(Henry Gerhart Appenzeller,1858~1902)設立的培才學堂,是韓國最早的西式近代教育機關。從早期開始便實踐了包含英語教育在內的全人教育,是培養韓國首位大統領(總統)李承晚以及金素月、周時經、羅稻香等知名學者的新式教育發祥地與新文化的搖籃。現在則由培才大學、培才高中、培才中學繼承了培才的傳統和歷史,致力於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 培才學堂歷史博物館將建於1916年,曾作為教室的培才學堂東館的建築原貌妥善保存,於2008年開館的培才學堂歷史博物館,被指定為首爾市紀念物第16號建築文化財。力動性的空間構成與具現代感的常設展示館,以及每年都會開設的企劃特展與講座活動,吸引了一般遊客與韓國近代史喜好者到此參觀。* 指定現況 : 首爾市紀念物第16號(2001年指定)* 開館時間 : 2008年7月24日


首爾(中區) , 東大門

迎賓飯店位於首爾市中心的雙林洞,費用合理且客房舒適,鄰近東大門各個流行購物中心,不論搭乘地鐵2、3、4、5號線皆相當方便,讓旅客可以快速且簡單的前往首爾的觀光景點及名勝古蹟。因為這樣的地理便利性,吸引了各國的旅客前來投宿,就連洽談商務的旅客也不在其數。飯店內客房分有一大床和雙單人床,旅客可以依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另外每間客房皆寬敞舒適,讓人能夠放鬆體驗最美好的旅行。飯店還附設有健身房、三溫暖,外觀雖不屬華麗風格,但卻是實用性相當高的飯店。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2005年10月14日開館的警察博物館,是為了讓大眾對原本覺得距離較遠、難以親近的警察有進一步的認識,也讓兒童能發展出警察夢而設立的教育場所。博物館按時代順序設了各個展示館,使人對警察的歷史一目瞭然,更準備了搭乘巡邏警車、試穿警察執勤服、拘留所體驗、護身術、逮捕術學習、模擬射擊場等各種體驗,讓遊客能直接體驗這些之前只能間接看到的警察所用的裝備或勤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