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你過吃鍵盤華夫餅嗎? 這是網絡遊戲開發公司──納克森經營的電腦博物館。博物館以電腦為主題介紹遊戲和電腦的歷史,並引導參觀者以此來想像未來世界。因特(int)餐廳銷售的鍵盤華夫餅值得一嘗。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位於首爾特別市東大門站附近的西餐廳。主打菜品是牛排。紐約三大牛排店。


首爾(蘆原區) , 首爾東部

首爾周邊有許多名山,其中水落山(海拔638m)是四季秀麗,無倫何時都適合參訪的一座名山。位於首爾與京畿議政府市、南揚州市交界處的水落山,擁有豐富的金、銀、玉等天然礦物,山中保留有新羅時代的興國寺、朝鮮時代的內院寺、石林寺、蕢山亭等明勝。另外,山的南面屹立著佛岩山,西邊有道峰山。 在水落山眾多的登山路線中,深受首爾市民喜愛的是從4號線的堂嶺站開始,沿著山路往上,途經鶴林寺、龍窟庵的路線。水落山與佛岩山相連的山脊,每逢春季,山躑躅競相綻放,美艷非凡。而距離市中心近,交通相對便利,也是水落山遊客絡繹不絕的原因之一。


全羅北道(扶安郡)

扶安郡鎮西面鎮西里的熊沼鹽田是韓國少有的天然鹽地,這裡接近海邊,與其他鹽田不同的是,其位於熊沼灣內。朝鮮時代時,從茁浦灣到熊沼灣製作出的火鹽(將海水燒沸製作的鹽),與Kummopo(舊鎮)出產的米一起運送到鹭粱津,包含比其他地區多出10倍左右的礦物質。包含熊沼鹽田一帶在內,從彩石江道高敞的沿岸,有聞名全世界的沙灘。在這裡幸運的話可以直接看到鹽田作業情況,對於小孩子們體驗學習也很有幫助,鹽熱夏季時主要是在傍晚作業。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

鶴下洞意為鶴鳥飛下來的地方,自古以來流傳著神仙或是道人來到此地居住的故事。進入慈光寺,映入眼簾的是尤庵宋時烈先生在這蓋建書堂,教導晚生培養國家人材的吉地。週邊的300年松木環繞著書堂,表示歡迎之意。左側有個寫著星田影堂地字樣的石碑,星田代表著以前在這裡觀察星象相當清楚的地方之意。這裡因宋時烈先生在這裡建書堂教導晚生,因此在這裡設立石碑作為紀念。寺內還有個水池,裡面種植蓮花及鲤魚。靜坐在池邊的白椅上,放眼望去的是左邊的鐘閣、右邊的法堂,正面有個位在籬笆後面的井水和淋浴間、洗手間。踏上鐘閣2樓,擺著寺內的四物,即法鼓、雲板、木魚、梵鐘。話說敲法鼓是為了普渡四角禽獸。木魚則是由原木以魚的模樣做成,敲木魚時,代表活在水中的各種生物皆可得到救濟。魚在休息時是不闔眼睛的,因此也象徵修行者的勤勞精神。接下來是雲板,輕輕敲擊雲板是為了那些遊走在虛空中之物,可以減輕他們的孤寂和痛苦。最後則是早上28次、傍晚33次敲擊梵鐘,希望我們人們的心靈可以從佛陀身上得到救贖。三樓則是雄壯的法堂建築。雙手合十進入後,正中間寫著祖師殿字樣。* 沿革 – 1969年12月20日由tan-ho大宗師在儒城鶴下里創建。關於慈光寺 -東南方近龍溪洞、西方鷄山洞、北方伏龍洞。百濟時代為眞峴縣、新羅時為鎭嶺縣,到了高麗時為杞城府,朝鮮初期為鎭岑縣,1895年屬於鎭岑郡北面。 星田村是當時宋時烈、任憲晦等的學者們居住過的地方,東學運動當時,聽說曾聚集在這裡因而沒有受到激戰。[慈光寺指南]1樓祖師殿 – 供奉慈光寺的創建者像。2樓大雄殿 – 供奉佛陀、佛法和佛第子門守護的神衆壇。3樓寂光殿 – 供奉清靜法身毘盧疵那佛像本尊佛,左側為釋迦牟尼佛,右側為盧舍那佛。歡迎以這三尊佛為中心朝拜。


光州廣域市(北區)

距離光州站步行5分鐘的星空,是由一棟老舊棄置的兩層住宅改建而成的Guesthouse。由於鄰近火車站,顧便於移動至潭陽等其他地區,深受火車旅遊族的喜愛。 推開木製的大門走進Guesthouse,首先迎接遊客的便是美麗的庭院,這裡有玫瑰藤蔓與樹齡達30年以上的山茶樹。走進屋內一樓是共用的客廳、廚房以及雲朵(3人房)和天空(6人宿舍房)兩間房間,二樓則是星星(4人宿舍房)與夜晚(2至3人房)。每間客房都提供個人置物櫃、多功能書桌、鏡子與乾淨的衛浴空間。早餐提供簡單的韓式料理與麵包,另外提供咖啡、茶、年糕、水果等可自由取用的點心與飲品。公共廚房開放給遊客烹煮泡麵等簡單的食品, 客廳內則放有許多光州地區的旅遊資訊手冊與地圖。距離星空1.2公里處,有知名的夜市「大仁藝術市場」,附近則是忠壯路、亞洲文化殿堂、東明洞咖啡街、朝鮮大學、企鵝村、楊林洞等旅遊景點。距離全南大學、光州起亞冠軍球場、光州市立美術館、國立光州博物館等,也只要10分鐘的車程。


首爾(瑞草區) , 江南・三成(COEX)

加勒比海龍蝦是一間龍蝦料理專賣店,不論是生龍蝦、奶油龍蝦、香辣龍蝦、清蒸、焗烤應有盡有。亦根據季節提供蒸螃蟹跟生鮑魚,並有10餘個國家、上100種紅酒可供選擇。


全羅南道(順天市)

曾屬於三韓時代的馬韓領土、百濟時的波知城、高麗時代樂安郡地基,而現今完整的保存了朝鮮時代的城郭與東軒、客舍、林慶業將軍碑、市集、茅屋等,是韓國第一個城與村一起被指定為史蹟的地方。朝鮮太祖6年(1397年)倭寇入侵時,出身於此地的襄惠公金贇吉在此起義並建造了土城防禦。300年後仁宗4年(1626年),忠愍公林慶業將軍上任為樂安郡守,重建了現在的樂安邑城。與其他地方的城郭不同,利用1~2m的長方形自然石,在寬廣的平原上建造出高4m、寬3~4m、總長1,410m的城郭,包含東西南等3個村莊的長方形生活區在內,共135,537m²(4萬1千坪)。城牆非常堅固,就算是過了400年也沒有任何殘缺,其雄偉無法用言語形容。此處也是居民生活的傳統村莊,不僅僅是民俗學術資料,也具有鮮明的歷史教育價值。以東門為首,過了西、南門後進入城內,馬上就有進入歷史劇拍攝場景的錯覺(《龍的眼淚》、《太祖王建》等歷史劇拍攝地)。既非龍仁、濟州民俗村等展示用村莊,也不是安東河回村的兩班村莊,這裡大多數保存著韓國庶民們曾經居住過的村莊樣貌,空氣中飄散著祖先們的味道與滿溢的親近感。這裡有著南部地方住宅樣式特有的檐郎與廚房、土房、屋頂、石階上的醬缸,街坊鄰居間的石牆既沒稜角也不高,牆壁與南瓜藤蔓非常協調,讓人聯想到捉迷藏與蹦蹦跳跳的兒時記憶。


忠清南道(扶餘郡)

 *百濟武王的蓮花 - 薯童公園和宮南池* 宮南池(史蹟第135號)是百濟武王以對善花公主的愛意而建造。位於王宮的南側別宮裡,是韓國最早的人工蓮花池,並依據《三國史記》的記載名叫宮南池。根據三國史記的記載,武王35年(634)間,在宮城南方開挖水池,從大約20餘里遠的地方引水灌入,周圍種植柳樹,水池的中間模仿建了座中國傳說中的三神山的方丈仙山。目前大家所看到的蓮花池是在1965~67年間重新修建復原,規模是原本自然溼地的1/3左右。事實上,百濟王宮附近建造蓮花池的傳統已在漢城時代開始就有了。只是漢城時代的王宮附近還未挖掘出蓮花池遺蹟,因此並無實體的證據可供確認。比起熊津時代的王宮─公山城,蓮花池於考古當時與倍推測為王宮址的建物址一併被挖掘出來。公山城挖掘出的蓮花池,是底部較為窄小,越往上漸漸變寬的圓形蓮花池。直徑約7.3公尺,底部直徑4.8公尺,深3公尺的大小。由此可推測,百濟時代有在王宮附近建造蓮花池的傳統,具有久遠的背景。但漢城時代和熊津時代的蓮花池,只能推斷,與宮南池三神山的存在一樣已不可考。* 宮南池的意義 *宮南池的故事裡出現的武王,推斷是名為薯童(武王別名)之人,在這個地方建造別宮,宮南池推測是與百濟王有密切關係的別宮蓮花池。 宮南池不僅是研究百濟的庭園時的重要指標,另外《日本書紀》裡記載,宮南池的造景技術對日本也有一定的影響。 


首爾(江北區)

沿著牛耳洞公車終點站旁寺院鋪設的清潭路前進直行,會出現"道詵山隘"和清潭大宗師親筆揮毫的"慈悲無敵,凡生度量"的石刻碑文及清潭瀑布岩關等。向上走2.5公里左右,以三角山的主峰白雲臺萬景峰、仁壽峰為背景, 會看見道詵寺的玄關安養庵和心之廣場。護國參會總寺道詵寺於1,100年前,由新羅末期著名的度僧道詵大師親自勘查主持建成的,以絕妙的山勢加上秀麗的風景來襯托。大師預言到,千年後末世佛法將在此作亂,因此在這裡建廟避邪。此後道詵大師作為新統領,將鼎立在寺廟旁的一顆大石頭分為兩半,一面刻下將近20多卷觀世音菩薩像相關的經文、另一面以鑿子琢磨出的磨崖佛像,卻未留下絲毫切刻過的痕跡,令人稱奇。朝鮮光武7年時,光武帝將道詵寺正式指定為國家祈願道場。進入到寺廟內部,可見護國參會院的老翁,以及建築內清潭紀念館裡清潭大宗師的遺物和宣筆。在登上千佛殿的路旁有一個蓮花池清潭,池中花芯裡面裝有香客扔擲許願祈福的銅板。冥府殿裡供奉著生前情緣深厚的故 朴正熙總統和故 陸英修女士(大德花),以及 鄭周永 現代集團會長的遺像,另外冥府殿前院裡一棵200多年前某位高僧從印度帶回來植種的菩提樹古木上,有一位12歲少年以刻版書寫了石刻的大雄寶殿字樣,看過的人無不讚嘆不已。登上大雄寶殿旁的階梯,會出現道詵大師雕刻的磨崖佛像所在的石佛殿,這裡是以向觀世音菩薩祈禱靈驗而著名的,一年當中天天都有絡繹不絕的香客到此來朝聖。經過寺院裡的龍岩門,往白雲臺和仁壽峰的登山路即呈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