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1973年10月攔阻昭陽江而形成的昭陽湖,大壩長530m、高123m,水面直線距離60km、彎曲水面距離達120km的巨大湖泊。昭陽湖很適合釣鯉魚,從昭陽大壩到麟蹄的水路長達150里,因美麗如畫,遊客絡繹不絕。周圍自然景觀秀麗,還有高麗時代的古剎清平寺,以及因石頭名聞遐邇的五峰山,因而成為最受歡迎的一日旅遊路線郊遊場所。另外包含香魚、鱒魚在內,初冬還能享受釣冰魚的樂趣。因魚種豐富,一年四季皆吸引眾多釣客。水質也非常好,楸谷泉水就座落於此,更增添昭陽湖觀光的樂趣。昭陽湖碼頭除了清平寺與前往楊口的客船外,還有觀光遊覽船行駛。在水面畫出水流的遊覽船與周邊景觀融合,讓人聯想到一幅畫般。大壩頂上有餐廳、咖啡廳、紀念品店、休息區等便利設施,大壩上雖然有停車場,但因為不大,週末時會管制車輛進出,請將車停放在大壩下方的停車場後,搭乘巡迴巴士進入。


江原道(旌善郡)

位於江原道旌善郡餘糧面餘糧里的阿烏拉吉站,為旌善線的火車站之一。此地站名最早因位於餘糧面而取名餘糧站,但因流經九切里的松川與源於三陟市中峰山、流經臨溪面的骨只川在此匯流,而取韓文「和諧交融」之意將站名改為「阿烏拉吉」(音譯)。此地曾為南漢江上游,憑藉水道將木材運往漢陽(今首爾)的木筏址與主要渡口,聚集來自全國各地的船夫,使阿里郎民謠傳唱不絕,加上少女與船夫的愛情傳說,使此處被視為民謠《旌善阿里郎》中〈愛情篇〉的發祥地。 阿烏拉吉站周圍群山環繞、景觀秀麗,江水清澈且兩旁鋪滿細小礫石,被選為餘糧八景之一。自九切里站至阿烏拉吉站全長7.2km的區段,還能體驗旌善鐵路自行車。而每年7~8月,更開放廣達2,000㎡的露營區,附近則有五臧瀑布、項谷溪谷、畫岩洞窟、畫岩泉等眾多觀光景點,觀光資源相當豐富。


全羅北道(益山市)

曾作為馬韓時代都邑的益山王宮面,在離南邊2千米的丘陵半腰上有一座五層的石塔,塔高8.5米,被指定為國寶第289號。現這座石塔以及被挖掘出來的高麗時期的歷史遺物一起被保管於國立中央博物館。


慶尙北道(慶州市)

141迷你飯店位於素稱「新羅千年古都」、「露天博物館」的慶州市,一般遊客及商務客可以汽車旅館的價格,享受飯店等級的品味和便利性。這裡設有三溫暖、讀書咖啡廳、小會議室和商務中心等便利設施,全體職員皆為實現房客們舒適愉快的慶州行而竭盡全力。距離慶州站5分鐘、客運站10分鐘,交通便利,周邊有大陵苑、東宮和月池、瞻星臺和佛國寺等數不清的旅遊景點


慶尙南道(昌原市)

昌原市立馬山文信美術館位在俯瞰昌原市的騶山洞,是留有文信大師作品與藝術魂的地方。曾在法國留學多年的文信大師,歸國後花了15年的時間,建蓋了這座美術館。1994年開館的隔年,文信大師逝世。後來於2003年,其夫人依文信遺願「想把美術館獻給摯愛的故鄉馬山」而贈于馬山市,之後便成為市立美術館至今。之後昌原還另外建設文信原型美術館,於2010. 10月開館,展示116餘件的石膏原型作品。美術館分為第1展示館、第2展示館、文信原型美術館、戶外雕像展示場,共保存3,900餘件作品與珍貴資料。


首爾(江北區)

奇思妙想美術館是位於首爾市江北區樊洞的「北首爾夢之林」內,經整修後重新開幕的專業兒童美術館。因座落於森林公園內,美術館重視讓孩子們在此直接體驗美術與自然,培養想像力與創意力。 美術館為2層樓高的建築,有著孩子們喜歡的動植物卡通人物,還有將樹林具象化的樓梯、利用水管設計成的欄杆等,整體裝潢獨特且富有童趣。尤其美術館2樓還有降下人造雨,讓孩子們以黃色雨衣與雨傘迎接雨水的特別體驗,不再是單純用眼觀看的展覽,而能親身與作品互動,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此外,美術館也為親子旅客備有休息室與哺乳室,所有遊樂空間皆採用親環境素材打造而成,使家長能放心讓孩子在此盡情玩耍。 而這裡的美術展與體驗課程也與夢之林藝術中心合作,提供更多值得一看的音樂、戲劇等文化藝術表演。


首爾(江南區) , 江南・三成(COEX)

亞洲最棒的文化商品主流秀! 首爾主流卡通漫畫展邀請國內外300多個漫畫角色、主流相關企業參加,是亞洲地區相當重要的國際主流商品展示會。


慶尙南道(晋州市)

晉州南江流燈節的風俗原為壬辰倭亂(西元1392年)晉州城之役所使用的軍事暗號,當初是為阻止欲渡過南江的倭軍(當時的日本軍)而點燈。太陽下山後沿著南江的祈願燈與晉州學生們的流燈作品都是活動內值得一看的景觀,每年都有許多海外遊客與攝影家前來,只為欣賞這難得一見的美麗夜景。


慶尙北道(慶州市)

位於慶州市中心的慶州中心客房旅館,交通便利,十分便於前往週圍的旅遊景點。臨近慶州著名點心——皇南餅店及MEGABOX、樂天電影院等劇場,可謂文化的中心。此外,坐落於大陵苑之間,是一處擁有最佳的地理位置與甯靜怡人氛圍的休憩勝地,白天可遊覽大陵苑、佛國寺、石窟庵、慶州國立博物館等,夜晚可觀賞瞻星台、雁鴨池的夜景,品味美好回憶。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以南平文氏的宗祠而聞名的三憂堂文益漸的後代子孫大約在500年前進入大邱,在仁興定居的則為其第18代後孫─ 仁山齋文敬鎬(1812~1874)。其原為了建立只屬於文氏宗族的村莊,而選在高麗時代的大寺院仁興寺的遺址建立了今日的仁興村。最先建設好的建築物為西元1920年左右建好的龍湖齋,亦即今日廣居堂的所在地。在80年代後期,此地大多為初期建造的草屋建築,直到100年後才逐漸形成現今的聚落。現在具有70多間瓦屋的仁興村的建築年代雖未滿200年,但仍保存著嶺南地區的貴族世家的風貌,而如此與週遭景觀融合的韓屋村也鮮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