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統營市)

今年正好10週年的統營國際音樂祭(TIMF),於2012年3月23日起開幕至3月29日為止。10年內成為東亞最受矚目的TIMF音樂祭,碰上2012如此特別的一年,將帶給各位更多樣豐富的內容。2011年,與李布萊西(Alexander Liebreich)導演的第一次合作成功後,2012年TIMF將以《溝通 WITHOUT DISTANCE》的主題再度嘗試。這次的主題,主要是讓藝術與觀眾、觀眾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更緊密,比起觀賞藝術,李布萊西導演更希望能夠傳達藝術中所包含的生命力。 除了16個正式公演外,還有"尹伊桑童謠祭"、"統營FRINGE"、"TIMF Academy"等各式各樣的活動與演出。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10週年,預計將會進行各種多樣化的活動。  


忠清南道(洪城郡)

南塘港與泰安郡安眠邑白沙灘港共同被列為忠清南道西海沿岸最具代表性的水產市場美食街,無論是大蝦、貝類、比目魚、石斑魚等眾多新鮮的漁獲,都可以在這裡吃到。每年9月至10月固定會舉辦洪城南塘港大蝦節,可以試吃到鮮美甘甜的大蝦,深受全國各地的饕客們歡迎。尤其因為這裡是淺水灣地形,能夠捕捉到最美味的貝類,把它們放進煮開的海鮮湯中輕輕川燙一下,再沾上醋辣椒醬一起吃,即為南塘港最被推崇的美食-貝類火鍋,貝肉鮮甜爽口的好滋味,讓人回味無窮。來到這裡除了可以享用新鮮美味的海鮮之外,周邊景色秀麗的海岸景觀,也提供遊客一個放鬆休憩的空間。從寬闊的淺水灣海岸延展開來的南塘港搭船至以新鮮的魚貝類與遍植竹林而知名的竹島,也僅需10分鐘航程。此外,每年9月底10月初登場的南塘港大蝦節中,還會展開豐漁祭、捕魚船遊行、郡民歌唱大會、摔角大賽、美食街市場及特產物市場等各種活動,而於往返途中,還能前去參觀被稱為小金剛山的龍鳳山,以及崔瑩、成三問、金佐鎮、韓龍雲等忠義烈士的故居。


全羅南道(麗水市)

從麗水客運碼頭步行3分鐘可達鑽石汽車旅館(Dia Motel),從麗水港和麗水站驅車5分鐘可達,交通便利。鄰近突山大橋、Hamel燈塔、紫山公園、梧桐島等旅遊景點,可一覽大海的美景。各種普通汽車旅館的備品設施一應俱全,花盆和陶瓷點綴其間,韻味十足。每間客房內都設有空氣淨化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全羅北道(淳昌郡)

位於全羅北道淳昌邑白山里傳統辣椒醬民俗村前的純昌醬類體驗館,是為了傳承淳昌醬類傳統的味道與風味,並將醬類事業拓展至國際化所進行研究、普及、與宣傳而設立的體驗館。 在淳昌醬類體驗館可以直接製作並帶走屬於韓國國家代表辣椒醬的純昌傳統辣椒醬,這裡還提供可以用淳昌傳統辣椒醬製作美味料理及試吃的體驗空間。 具備了料理體驗場、晚會學習場等傳統醬類體驗所需多樣化設施,不只是韓國國內,也讓外國人能夠同時體驗醬類文化與觀光兩者兼具的體驗館。


全羅南道(順天市)

一品梅牛位於全羅南道的順天市,是一間將梅子加入牛肉料理的牛肉專賣店。梅子辣椒醬與梅子大醬更加凸顯出韓牛的好滋味,而來此的顧客可以挑選醬料排骨與牌骨肉以及生排骨等不同的韓牛料理。


全羅南道(潭陽郡)

全羅南道潭陽不僅是竹子的故鄉,也是販賣烤牛肉餅的知名景點。 烤牛肉餅本家很久以前就以獨特美味的烤牛肉餅,成為知名餐廳。如麻糬般精巧的肉餅形狀,入口即化的烤牛肉餅,其魅力使得遠從日本慕名而來的外國旅客不計其數。 烤牛肉餅名稱的由來,是由於肉餅的模樣與年糕十分相似而得名。入口即化的柔嫩口感,加上醬料作出的烤牛肉餅,不僅便於享用,豐富的用料更令人充分感受到肉質的甜美。此外,烤牛肉餅的香味與嚼勁擄獲小孩與女性顧客的心。 除了烤牛肉餅本家的主打料理烤韓式牛肉餅之外,還可品嚐烤豬排、烤牛肉、牛排骨湯等菜色,以及由各種小菜與餐後甜點所組成的韓定食。餐廳週末晚上顧客眾多,須耐心排隊才能品嚐到佳餚。


首爾(瑞草區) , 江南・三成(COEX)

此店為從Obaltan中另立門戶的烤牛肚大腸專賣店,菜色也與Obaltan相仿,在此可以品嘗到使用炭火燒烤的牛肚和大腸。  


江原道(春川市)

江原道四大湖Mullegil慶典,為提供居民與遊客於大自然中休憩,並享受各種水上、水岸體驗活動的創意觀光慶典。Mullegil指在韓國風景優美的湖或江中旅遊,欣賞湖光山色的路線,遊客可以闔家一同嘗試獨木舟、遊艇等水上休閒運動,以及各種戶外文化活動,度過美好的時光。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1995年5月12日被列入大邱廣域市歷史文化財資料第29號的玄風郭氏12旌閭閣,為朝鮮中期英祖時興建的旌閭閣,是將宣祖31年(1598年)至英祖時褒賞郭氏一門的12旌閭(朝廷為褒揚忠孝節義者所賜的碑石或牌匾)聚集至一處的地方,建築物為正面12間、側面2間的規模,屋頂從側面看為八字造型的歇山頂,內部則有2座碑石與12個匾額。韓戰時部分建築物與一座碑石全毀,1963年進行重修,建築物與匾額為近代整修的,而12旌閭閣因一個村落郭氏一門即有12旌閭,前所未有,可說是重要的遺產。


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甲串墩是高麗於1232年~1270年將都城搬遷到江華島後,和蒙古發生戰爭時重要的戰略要地。這裡一共配置八門大砲,並以大砲為基準修建了小規模的炮樓。 在三國時代,江華被稱為甲比古次,而現今的甲串墩的名字也是當時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其由來為高麗時期蒙古軍侵略此地時,因最後沒有成功,所以當地便流傳著「如果把我們的士兵的鎧甲拿來填海,你們就可以越過來了。」的一句話。1977年時,在將過去的遺址進行保護重修後,現在對外開放觀光遊覽。現今甲串墩臺內的大砲,便是朝鮮時代用來禦敵的大砲。*面積-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