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中區) , 明洞

郵票博物館 可以看到及學到所有和郵票有關的東西,喜歡郵票的朋友可以來這裡交換心得與資訊。博物館總面積540㎡,設有郵政歷史廣場、郵票體驗廣場、郵票資訊廣場、郵票文化教室等。本館原名為郵票文化世界,於2013年正式更名為郵票博物館。


首爾(中區) , 乙支路・忠武路・南山

以40餘年傳統為傲的珍古介餐廳,保持原本的風味,特別是包卷泡菜作為開胃菜或送禮都相當合宜。這家餐廳以燉豬肉和醬蟹套餐為名。


釜山廣域市(釜山鎮區)

橫穿西面商圈的西面地下街,是釜山歷史悠久的地下街之一,有著較他處更多販售服飾、飾品、鞋類的店家。整個地下街以位於中間的釜山象徵-五六島的雕塑為起點向外延伸,群聚各色店家。相較於知名品牌,此處多以販售物美價廉的商品為主,是精打細算型遊客的購物好去處。另外,從這裡經由西面站還可前往另一個地下街,能盡情享受購物的樂趣。


5.0/1
首爾(中區) , 明洞

                      德菲絲巧克力刨冰 : KRW 14,800 美式咖啡(熱) : KRW 3,800 芒果刨冰 : KRW 15,800 香橙蛋糕卷 : KRW 12,800


首爾(中區)

首爾國際文化體驗中心為促進外國人與首爾市民彼此交流全球文化之處,現場有精通中日英三種語言的專業服務人員,隨時親切地提供首爾相關旅遊資訊。此外,現場還有各種韓國傳統文化體驗活動,讓您能充分感受韓國的熱情與魅力。


首爾(中區) , 明洞

 自1983年開業以來,該餐廳一直使用最初烹調的技法,保持豬排不變的美味。將150kg的豬排腌制3-4天等肉質變軟後,裹上雞蛋和面包粉並以160度的高溫炸7分左右,直到皮酥肉軟,正是該店豬排美味的秘訣。再配上特制的調料和蔬菜絲,經典豬排就誕生了。 餐廳1層設計為吧台樣式, 2、3層為普通座位。 TIP> 坐在1層可以觀看豬排的制作過程!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水原華城是朝鮮(1392-1910年)後期建於京畿道水原市內的邑城。水原城的軸城於朝鮮第22代王正祖18年即1794年開工,1796年完工,是爲了向父親莊獻世子表示孝心以及顯示經濟實力而建造的新城市。水原華城城牆全長5,700m,安裝了各種在其他城內看不到的軍事設施。城牆上面有多個射擊口,可以既掩護自身,又能監視和攻擊敵人。東西南北四個方面都有城門,北門稱長安門,南門稱八達門,東門稱蒼龍門,西門稱華西門。水原城內還有小溪流經,小溪與城牆相遇處則設置了水門,共有7個拱形水門可供小溪流過,其上修建了名叫華虹門的樓閣。華城建設時參考了實學家柳馨遠(1622~1673年)和丁若鏞(1762~1836年)的意見,並以此爲設計的基本方針,被認爲是韓國城牆中最科學的城牆。特別是修建城牆時同時使用了石材和磚塊,其結構既能防禦敵人的弓箭和長槍,也能向敵人開槍發炮,可謂十分優秀。此外丁若鏞發明的起重機使用了多個滑輪,只需花費一點力氣,就能搬動沉重的石頭,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效率。水原華城在長久的歲月中城牆多處損傷,韓戰時更有許多設施遭到破壞,1975年至1979年又重新恢復原樣。但是從八達門到東南角樓的491m卻未能恢復。水原華城於1963年1月被指定爲第3號史蹟,1997年12月與昌德宮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而在華城也進行各式各樣的常設公演,每年秋天更舉辦水原華城文化節,使水原華城更廣為人知。


京畿道(果川市) , 首爾大公園

首爾大公園兒童動物園是為了培養正在成長的孩童心中對於自然與動物的愛心而設置的自然學習園區。在此的動物教室中有許多溫馴的動物,讓孩童能親自體驗學習動物們的生態與習性,例如豊山犬、珍島犬、鬃獅犬、驢子、乳牛、狨猴、日本猴、狐獴、松鼠猴、大羊駝、原駝、兔子、鹿、小羊等,孩童可以餵食飼料並與直接與動物接觸。


首爾(中區) , 乙支路・忠武路・南山

T.um於韓文中指「發芽」之意,為SK電信的資訊與通訊科技(ICT)博物館,也是一座未來型體驗館,旨在之後不遠的將來,使SK電信的尖端技術於此生根發芽,進一步擴散至各地。 館內以能體驗4G高速上網構築成的尖端IT環境,使遊客能積極參與體驗並樂在其中。與現今一般以單向資訊傳播為主的企業宣傳館不同,T.um突破限制,以IT技術為中心,構築融合性未來產業,讓遊客提前體驗 ICT無所不在的樂趣,商業伙伴則能經由合作,開展更多可能性與引導未來的發展。


首爾(鍾路區) , 三清洞・首爾北部

由首爾市贊助,社團法人韓國工藝藝術家協會主管的東琳繩結博物館創立於2004年4月。博物館內展示著許多飾品、腰帶、錦囊、扇墜、流蘇等各種裝飾用的繩結,以及絲、線和其他裝飾用的繩結材料等,展品相當多元。在韓屋的展覽室內,擺置著昔日流傳下來的文物與仿製品,以及極具現代性的創造性作品等,將繩結的美感華麗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