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濟州道(西歸浦市)

可品嚐用新鮮食材製作的濟州料理的店家。 位於濟州特別自治道西歸浦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招牌菜是燉鯖魚。


全羅南道(順天市)

被稱為三山二水小江南的順天,據說因後百濟時代此邑城的貴族朴英規與金忠兩位將軍,順著天時歸降高麗而得名。順天站於1930年10月25日開始營運,為迎接2012年麗水世界博覽會與2013年順天灣國際園藝博覽會,於2009年12月22日遷移至如今的新站址,並作為東部陸軍的交通要衝之用。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中心賓館位於京畿道水原的中心-八達門,緊鄰各種金融機構和商務設施,是遊客和商務人士的最佳選擇。在賓館可以遠眺世界文化遺-水原華城和水原市區,為您的旅遊和商務增添色彩。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慶尙北道(蔚珍郡)

被指定為名勝6號的佛影寺溪谷,是總長15km的莊嚴溪谷。過去因交通非常不便,人煙稀少,但自1985年貫穿佛影寺溪谷的36號國道開通後,成為廣受矚目的夏季避暑勝地。佛影寺溪谷從聖留窟對面的守山里開始,接著是老音里、川前洞、乾作、田雉、下院里等,以位在下院里的新羅時代古剎佛影寺為中心,光大鼻岩、主節岩、蒼玉壁、明鏡臺、義湘臺、山太極、水太極等被冠上名稱的週邊景點就達30多處。沿著溪谷慢步,路邊有讓相愛的兩人永遠相愛的愛情岩。絕壁上閃著白光的花崗岩風化過後形成的奇異樣貌,與一旁清澈的溪水合成美麗的景色。雖然說可以乘車兜風欣賞溪谷,但登上2層樓八角亭的仙遊亭與佛影亭眺望也是不錯的選擇。規模雖然無法用雄壯來形容,但眼前展開的是襯著天竺山且樸素又精巧細緻的景觀。* 佛影寺距離蔚珍邑西方約20km處、天竺山西邊山麓上有著新羅的古寺,以寺廟為中心到下院里的佛影寺溪谷形成長15km的秘境。佛影寺於真德女王5年(651)由義湘大師所建,因蓮池內反射出佛祖的身影而取名佛影寺。朝鮮太祖5年(1396)因火災燒毀,之後由小雲大師重建,而1500、1608、1724、1899年時皆曾整修過。※ 佛影寺溪谷的水溫比起其他溪谷來得要高,請有心臟疾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


忠清南道(洪城郡)

隨季節改變景色的烏棲山的,其境內的淨岩寺也跟著轉變氣氛。 烏棲山每到秋天,盛開的蘆葦田將整遍山染成白色。烏棲山原本就生長有許多的蘆葦,山腰處更是幾乎都佈滿蘆葦。許多攝影家特別喜歡來此捕捉蘆葦隨風搖曳的景象。 烏棲山山腰處的淨岩寺是典型的鄉下寺廟,雖然規模並不大,但有心教化世人的住持法師還是將寺打點的有模有樣。被俗世所煩惱的人可以來此尋求慰藉與開示。 * 歷史 寺內沒有任何關於淨岩寺的創建與沿革的文獻資料流傳下來,根據寺內流傳下來的說法是於527年(百濟聖王5年)所創建,但是否屬實無從得證。只有『輿地圖書』「結城縣」收錄的短篇紀錄如下‘淨岩寺位在烏棲山。’以及‘烏棲山於洪山到白月山一線,作為洪州、結城、保寧3邑的邊界。’ ,只能確定18世紀中葉時已經有淨岩寺。另外18世紀後半編撰的『伽藍考』裡也有‘結城縣的東方28里處有座淨岩寺。’的紀錄,但這是不是指烏棲山的淨岩寺也無法確定。


全羅南道(潭陽郡)


慶尙北道(盈德郡)

可以看到竹島山的漁村部落,由於這裡前海所捕的螃蟹腳樣子長得像是竹子,所以叫做竹蟹。村子是依來歷而命名為盈德竹蟹元祖村,並且建立了紀念標識。景汀里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這裡有著長長的沙灘海岸,因此稱這裡叫Baet-bul或者景汀。景汀2里車踰洞村是11世紀中期(1060年左右),寧海府使來巡視村落的途中乘馬翻過山嶺,看到這村子的形式很像是牛馬車的馱鞍,因此命名為車踰,但至於村子何時何人所生成的就沒有人知道了。 朝鮮時代是屬於寧海府南面地區,但甲午改革後,1895年(高宗32年)5月26日勅令第98號地方管制改訂時,寧海府改為寧海郡,此時景汀里編屬於寧海郡,1914年3月1日日據時期府令第111號將行政區域合併,合併了梅洞·車踰洞的一部份地區,稱為景汀洞,並且編入盈德郡丑山面,其後1988年5月1日郡條例第972號將洞改稱里,景汀洞就改稱為景汀里,並沿用至今,現在行政區域上分為景汀1、2、3里。 Ma-jjok:Baet-bul南方的村落 車踰洞:Dal-bu嶺另一頭的村落 烏梅:Baet-bul南方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