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河東郡)

蟾津江穿越峽谷流淌,沖積成大片原野,也吸引許多人在此聚集形成村落並創造文化。寬闊的原野孕育了生命,而在此生長的稻米與大麥也讓眾多生命得以繼續傳承下去。在全長五百里的蟾津江,平沙里原野為其中最廣闊的原野,佔地廣達83萬餘坪。


慶尙南道(昌原市)

        昌原自行車賽場是國內最早的全天候賽場。賽車的種類大致可分爲專用賽場即內進行的徑賽項目、在公路上進行的公路項目以及以山地路綫上進行的MTBadhh.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始將自行車賽 以列爲徑賽項目,成爲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昌原自行車賽場比賽時有7名選手參賽,以他們强大的體力及智慧在跑道上騎6圈,决出勝負,這是一項科學的休閑運動。觀衆可先購入自己認爲能够獲勝選手的票,一旦猜中,即可獲得獎金。


慶尙北道(星州郡)

布川溪谷是位於慶尚北道星州郡伽泉面,綿延7公里長的溪谷。 此地不僅是以前星州的儒生們修養身心與學問的去處,溪谷的上流更是朝鮮後期的文臣及當代最有聲望的儒生──凝窩李源祚老師,渡過晚年的晩歸亭的所在地。這也讓布川溪谷更添一分雅致。 布川溪谷也因為在茂密的森林以及岩石間流淌的清涼溪水以及秀麗風景而聞名。


全羅南道(木浦市)

木浦近代歷史館1館是木浦歷史最悠久的西洋建築,建於1900年,前身為木浦日本領事館。 1897年10月木浦港開港,1898年10月日本決定在木浦設立領事館。領事館建立之前,日本主要向朝鮮政府(1897年高宗稱帝成立大韓帝國,故稱政府)商借萬戶廳(1895年廢鎮的木浦鎮)使用,並曾於儒達山高地上興建臨時建築暫時遷址,而後才回到如今大義洞的現址,建造了木浦日本領事館與警察局、郵局等附屬設施。日本領事向朝鮮政府的務安監理署申請16,028平方公尺的腹地,最後獲准於9,483平方公尺的腹地興建領事館。依據日本人留下的紀錄,整個工程於1900年1月動工,同年12月竣工。 之後這棟建築曾作為木浦理事廳、木浦府廳舍使用,光復後自1947年起則作為木浦市廳使用。1974年,這裡被稱為(舊)木浦日本領事館,1990年1月開始供木浦文化院使用,直到木浦文化院遷址。重新整修後,2014年作為木浦近代歷史館1館正式開館,開放遊客參觀。


首爾(江西區)

充滿南道風味的韓定食專門餐廳。 擁有傳統韓屋古樸印象與現代氛圍的南道韓定食專門餐廳,可以感受到主廚誠摯推薦的南道韓定食中滿滿糧倉全羅道的美味。備有宴會廳與個別包廂,單純見面或商務、家族聚會(週歲筵席、生日、花甲筵席)等,皆能在安穩的氣氛下舉行。


慶尙南道(陜川郡)

名列陝川8景中第5景的涵碧樓是在高麗忠肅王8年(西元1321年)由陝州知軍金某所建,又曾經過數度重修。這裡位於翠積峰山麓,可以俯瞰黃江正陽湖的秀麗風景,因此許多詩人墨客都在享受風流,如退溪李滉、南冥曹植、尤庵宋時烈等的詩文都掛於樓內,在後方岩壁上所刻的「涵碧樓」就是宋時烈的真跡。 涵碧樓為正面3間、側面2間、2層樓的5樑構造,並以其歇山式屋頂木造建築、以及能讓水順著流入黃江的樓閣屋簷而著名。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


全羅南道(珍島郡)

位於珍島南海的珍島韓屋別墅,是採用木材、黃土、青瓦修建而成的傳統韓屋,散發著韓屋的氣韻。安坐於寬敞的庭院與大廳,映入眼簾的碧藍南海景致,將帶來擺脫日常繁瑣的從容與休閒,靜躺在大廳上,耳聽遠處傳來的波濤聲,何處都無法比擬的感動將銘記於心。每個季節都會成為與家人、朋友共享舒適的特別休憩空間,竭誠讓顧客體會到傳統韓屋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