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中區) , 南大門・首爾站

位於熱鬧的都市中心的Fraser Places南大門擁有252間精緻客房,可盡覽首爾的夢幻天際線以及南大門的全景。提供24小時門房與招待服務、量身訂製的客房服務等最高級享受,位於最頂樓的觀景Lounge與三溫暖,更可讓旅客脫離枯燥的反覆日常生活,得到最舒適的休息。 Fraser Places南大門不僅鄰近有名的觀光景點、全球化企業與大使館,更位於購物、美食聚集地區,是商務與一般旅客最好的選擇。


首爾(西大門區) , 新村・梨大

INNIS(島)與FREE(自由)為其象徵,以自然親環境商品為主要原料製作、販售。將喚醒肌膚朝氣的4種濟州產植物-綠茶、蜜橘、油菜花、百年草的能源與火山岩層水一起濃縮製成為Innisfree最大的特色。位於梨大前繁華鬧區,賣場規模寬闊,主要顧客為日本、中國觀光客。


首爾(江東區) , 首爾東部

在岩寺洞遺址內,從入口巨大的支石墓,小至條紋陶器樣式的垃圾桶,真實地重現了新石器時代的生活樣貌。早在1925年,洪水沖走了漢江江邊的沙子,使埋在地下的條紋陶器裸露了出來,才進而發現了史前人類的居住地,經過考古學家的努力後,才以現在的樣貌出現在大眾眼前。約在6000年前,這裏是新石器時代最大的聚居地,所以在這裏發掘出了當時人們生活的房子,石頭器具及石箭等,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的最具代表性的條紋陶器,房子裏還有最具新石器時代特徵的燈檯,並且還有點火的地方。岩寺洞史前人類居住地規模極爲龐大,在23600多坪的土地上,有兩個約556坪的原始生活展覽館,9個窯洞,一個小型開放式「體驗窯洞」。走進這些展覽館眞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走在這裡就象在新石器時代漫步一樣。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除了窯洞和小路外,還有可供人們小憩的飲水桌。這裡相當適合全家一起旅遊,參觀所有的景點只需一個小時,所以有充足的時間爲孩子講解、說明。


仁川(中區)

仁川國際機場是21世紀東北亞的轉運機場,在永宗島與龍遊島之間填土後建成,於2001年3月29日啟用,是韓國的代表國際機場。主要由由旅客轉運站、貨物轉運站、停機坪設施、航空安全設施、交通設施等結合而成。 為了發揚優秀的韓國文化藝術,機場設有韓國文化博物館、傳統文化體驗館、傳統工藝展示館、入境區文化街等,讓國內外旅客都能欣賞到多元的韓國傳統文化藝術。機場還準備了可以看到各國飛機的「Airstar Terrace」,晚上的機場照明相當美麗,也常有情侶及家庭來此欣賞機場夜景。 仁川機場不但國際貨物量排名世界第2、國際旅客數排名世界第10,更連續9年(2005-2013)獲得國際航空協會(ACI: Airport Council International)評定「航空服務(Airport Service Quality)」世界第1的殊榮。也連續4年受美國旅行專門雜誌(Global Traveler)評定為「世界最佳機場」。 [特別參觀] 在韓國最大的國際機場─仁川國際機場提供特別參觀項目,可進一步認識各種機場實務工作,親眼看到並感受機場提供的高品質服務。對於航空迷、航空領域相關學生或小學生而言,是不可多得的難得體驗,相當受歡迎。


首爾(瑞草區) , 江南・三成(COEX)

                     


全羅北道(茂朱郡)

茂朱渡假村滑雪場位於德裕山國立公園茂朱九千洞內,腹地廣達212萬3千坪,一步入渡假村入口,眼前美麗的銀白雪景給人猶如置身歐洲的錯覺。滑雪場依難易度分為6條滑雪道,有能一邊欣賞德裕山雪川峰雪景,一邊享受滑雪樂趣,全韓國最長的「絲路」滑雪道,還有韓國坡度最大的「雷德斯」滑雪道等多樣化的滑雪路線。除了滑雪之外,渡假村還提供各種休閒娛樂設施與美食,讓遊客在此盡情玩樂。詳細資訊請參考茂朱渡假村網站。洽詢電話: +82-63-320-7835(英)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現位於鍾路區雲泥洞的雲峴宮,是被指定為史蹟第257號的文化遺產。雲峴宮並非如景福宮一般的宮闕,而是因作為王族親族居住處,才被稱為宮的建築。如果說宮代表生活空間,闕代表政治空間,景福宮是結合政治與宮廷生活之處,那麼雲峴宮則是高宗生父李昰應(1820~1898)興宣大院君一家曾居住生活的地方。此處也是朝鮮末期大部分歷史事件的誕生之處,眾多改革政策與鎖國政策皆於此頒布施行,是極具歷史象徵性的地點。 高宗(1863~1907)曾在雲峴宮生活直至12歲,登上王位後,他便將這裡進行大幅改建、新建,並升格爲宮。從此起,雲峴宮就搖身一變,有四座大門,其雄壯的氣勢不亞於宮殿。但是經過日據時期及韓戰,雲峴宮受到損毀,只留下了現存的部分,規模很小。 進入雲峴宮的正門右邊是長長一排瓦房,叫作守直舍,主要是負責雲峴宮管理、警備及雜務的人居住的地方。經過守直舍後有一處大門,進入門內有一座建築物,掛著「老安堂」的匾額。這裡主要是大院君起居之處,據說興宣大院君也是在老安堂大房間後面的裡房中壽終正寢。過了老安堂,是雲峴宮中規模最大、也是雲峴宮中心的老樂堂。六十大壽等各種家庭活動都在此舉行。1866年高宗和明成皇后(1851-1895)正是在此成嘉禮,明成皇后接受王妃教育也是在這裡。這裡最繁盛時有正門、後門、敬勤門、恭勤門等四大宮門,但現在只剩下一座後門。恭勤門是大院君進入宮殿時專門的門,敬勤門則是高宗出入時專用的。但兩處門都已不復存在,只是在日本文化院邊還留有其地基。老樂堂左邊是雲峴宮的裡房即二老堂。這是府大夫人起居之地,呈「口」字形,從外部進入時十分費事。中央是庭院及院落,一旁獨立的空間內有一口古井。此外雲峴宮內還展出著各種物品,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一些情况。


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全韓國唯一的莞草工藝品──江華花紋席,不僅是在江華郡生產的優良工藝品,亦是從高麗時期一直流傳下來的生活文化遺產。為了繼承和發展這一民族文化,便在花紋席發祥地松海面陽吳里設立了花紋席文化館。 前來花紋席文化館參觀,除了能夠了解花紋席過去的歷史與現在以及未來展望,,還有其他各種莞草工藝品的變遷過程。


首爾(中區) , 東大門

光熙門為朝鮮太祖5年(西元1396年)創建漢城都城時,於東南側建成的小門,被列為四小門之一的南小門,並常被稱為水口門。雖然以距離來看,與清溪川流經之地建成的水口實際上與東大門較接近,離光熙門還有一段距離,但在獎忠壇公園至漢南洞的山坡上,另有過去修築的南小門,故為了便於區分,將之稱為水口門。此外,水口門實際上又與西側的西小門被當做屍軀門使用,都城內的葬禮行列在向東行進時,往往由此通過。壬辰倭亂時,都城與宮殿皆遭到破壞,光熙門亦然。依肅宗時的記錄所載,南小門與光熙門的位置被混為一談,城門地基與軍營位置亦難以確認,可見都城遭嚴重破壞後,並未重新修築。於肅宗37年(西元1711年),都城重新修築完成後的次年,光熙門終於開始重建,水口門被重新堆砌,門樓也一併修築。由於水口門被嚴重破壞,石造建築被重新改修,而因耗時甚久,將管轄西大門地區的衙門之木材搬至敦義門(西大門)建成門樓,在城門修築完成後,究竟門樓於何時重建完成不得而知。但在肅宗45年(西元1719年),據史冊所載,當時代理政事的世子同意為光熙門題匾額並將之懸掛於門樓,而英祖時重建都城門樓,光熙門並未在重建名單之列。被判定約在西元1759年左右繪成的《都城圖》,依當時有無門樓的實際情形描繪,水口門的門樓亦被繪出。由此可以推定,光熙門的門樓於肅宗時即已重建完成。在日帝強佔期,因鋪設電車軌道而將首爾城郭拆除,光熙門僅留下城門與城樓。在南北韓戰爭時,門樓再次遭到破壞,直到1975年,因城門位於道路正中央,被遷至原址南側15m處,且開始復原工程。光熙門曾經歷許多歷史事件,仁祖2年(西元1624年)李适之亂發生後,李适即藉由此門逃出都城,而丙子胡亂(西元1636年)時,君王仁祖亦自此門退往南漢山城。朝鮮時代日本的使臣自玉水洞豆毛浦渡口渡過漢江,亦是經由光熙門前往位於仁峴洞的日本使臣專用驛館東平館。光熙門的城門與首爾城郭的其他小門相同,皆採用長方形的武沙石做為城樓基石層層構築,再於城門的中間設置前後拱門與通道,最後再於其上建築門樓。整體石造建築高6m,寬7.98m,外側拱門高4.18m,寬4.58m,內側拱門高4.68m,寬5.18m,而拱門內部通道寬5.16m,拱門臺石高2m。門樓屋宇為正面3間、側面2間的初翼工系單層廡殿頂,在四角礎石上立起柱子,於屋脊上設置神像,並僅於地板中間鋪設長板廊。門樓外側四方為未設槍眼,高1.02m、長達62km的石造女牆,左右內側則設有登城階梯與小門。


光州廣域市(北區)

光州FamilyLand是位於光州廣域市北區生龍洞的都市近鄰公園。設有游樂設施、四季雪橇場、溜冰場、游泳池等。2002年更增設了高爾夫球場、網球場等體育設施,致力於使原本以兒童與青少年族群為主的光州FamilyLand,成為連中老年族群也能一起同樂的湖南地區新觀光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