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濟州特別自治區為解決島內中小企業的銷路難題,在濟州島中小企業綜合支援中心一樓設立了一個大型賣場,統一銷售濟州特產。這裡展售使用濟州所產原料製成的當地特產,目前共有138個企業展出農產品、水產品、畜牧產品、加工食品、工藝品、香料化妝品等2200多種商品,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地方特產賣場。透過直銷,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品質值得信賴的優質產品。消費者亦可上網選購產品。該賣場已成為濟州島名符其實的購物好地方。


首爾(瑞草區) , 江南・三成(COEX)

Soginé是李俊(音譯)主廚所開設的第一間餐廳,店名源自「完成度高」、「完美完成」的法語。這裡的餐點以韓食為基礎,並從法式、義式、美式等世界各國飲食獲得靈感,巧手打造出多元的創意料理。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Paeritnae是能在濟州島中文觀光園區內欣賞悠閒又美麗的景觀之處,名字有著「星星掉落的小溪」的涵義,又被稱為中文園區的綠洲。而濟州Seaes渡假飯店就位在Paeritnae與海洋交界處,右邊能看到濟州會議中心,左邊則能眺望中文海水浴場與Hyatt飯店,視野非常良好。濟州島旅遊熱門的偶來第8路線亦通過此地,是其引以為傲之處。 這裡擁有兩棟傳統韓屋,掛著古堂與草堂名稱的客房為完全分開的獨棟式建築。濟州Seaes渡假飯店蓋在最靠近海邊的地方,因而被選為濟州最美麗的睡眠處之一。外觀是濟州傳統草屋,內部以古代儒生家屋形式裝潢。在放置了茶几的木地板大廳兩側分別有暖炕房與床鋪房,從房內出來就是庭院,茂密的海松下有涼爽的樹蔭,陽光強烈的海邊則設置了小型泳池和沙灘椅。雖然客房內也能欣賞海景,但如果走到院子內就能感受到在腳下拍打的浪花。 就算不是傳統式的古堂與草堂,濟州Seaes其他客房也都是獨棟式設計,住在這就像是在濟州租下整棟房子一樣。不僅如此,所有客房都能眺望海景與蚊島。飯店右邊是可以感受濟州綠意的草地廣場與步道,與適合家人或情人一同在椰子樹與草地相映的步道散步看海景,享受悠閒。沿著步道能通往海邊,可感受漫步海灘的氣氛。此外,這裡也作為《吞噬太陽》、《花樣男子》、《雪之女王》、《宮》、《對不起我愛你》、《想像PLUS》等連續劇的拍攝地而聞名。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開放於2001年的平昌武夷藝術館是由西洋畫家、書法家、雕刻家、陶藝家共4人在藝術創作活動中,將一所小學加以改造後用作工作室並陳列有280件作品的地方。 藝術館由內部的工作室和陳列室及操場上的雕塑展所構成。遊客不儘能欣賞藝術家的作品,還能一窺藝術家創作時的模樣。特別是擅於畫麥的西洋畫家鄭然瑞的作品尤其受到歡迎。 藝術館2樓有咖啡廳,坐在戶外的陽台上,可以觀看整個操場上所展示的雕塑作品。


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江華鄉校」為位於仁川廣域市江華郡江華邑的鄉校,於1995年11月14日被指定為仁川市有形文化財第34號,此地建於高麗1127年(仁宗5年),除供奉著賢士與儒學家的牌位之外,更致力於地方中等教育及教養百姓。


濟州道(濟州市) , 济州岛西部

位於漢拏山脚海拔450米處,可以看到漢拏山白鹿潭和大海。1990爲了保護濟州島的土種馬濟州馬(短脚馬:受保護動物347號),開設濟州賽馬場。每年還作爲濟州島民的散步、郊遊、運動等的休閑空間開放。主要設施是長1600米、寬20米的沙質跑道和比賽前觀察賽馬狀態的預視場、地上3層地下1層、可容納3000名觀衆的看臺、100個監視器、100個投票窗口,各層還有導遊桌,還有可停2000輛車的免費停車場。賽馬場周圍的紫芒花地還是“濟州紫芒花節的主場地,景色十分優美。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位於濟州市三徒2洞的海女生魚片店,為海女們親自採集海產後料理,不僅新鮮且具有1級料理師執照的廚房長,親自為客人盡心盡力地準備豐盛的一餐。餐廳附近的風景也相當美麗。


首爾(西大門區) , 市廳・光化門 

Grand希爾頓飯店位於首爾市廳西北方7km處,飯店後方是白蓮山,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是距離仁川國際機場最近的首爾特一級飯店,飯店也在梨泰院爲房客提供免費的接駁車服務。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海云台

LIE SANG BONG所製作的服飾擅於運用結構性與幾何學重現女性的身體曲線,大大地體現了女性之美,並且在生活中穿著舒適。特別是大膽地使用紅色和紫色的搭配,結合設計師採用的鮮豔色調,散發出強烈的魅力。


慶尙南道(晋州市)

韓國歷史上有許多事件與晉州息息相關,壬辰倭亂三大捷報之一的晉州大捷、壬辰倭亂時期的論介殉國、1862年全國性農民抗爭起始地的晉州農民抗爭等不計其數。晉州城在三國時代被稱做居列城,高麗時代則稱之為矗石城,延續至朝鮮時代時改名為晉州城。石造城牆總長約1,760m(4,359尺)、高約5~8m(15尺),城內有水井與泉水各3處,據說過去曾有軍倉。根據《東國輿地勝覽》中河崙所記載的城門記來看,晉州城原是一座古城,正確的建造時間已不可考。只知當時由於倭亂頻繁,高麗禑王5年(西元1379年)下令晉州牧使金仲光重新修建為石城。當時的城牆總長約為800步(韓尺)、高度比三人高,還分別有義正門(西)、智濟門(北)、禮化門(南),城外西邊有青川、南邊有長江(南江)流經,北方則有湖泊,湖泊和城牆之間還挖有戰時用的壕溝。這些高麗末期為了抵禦倭寇侵犯所修築的城牆,於宣祖25年(1592)壬辰倭亂時,更成為阻止倭寇向全羅道入侵的最佳關口。壬辰倭亂三大捷報之一的第一次晉州城之役引人注意的地方在於,當時城內只有3,800多位官兵,不僅成功抵禦兵臨城下人數多過10倍的倭寇,還阻撓了敵兵入侵糧倉地區的全羅道。1593年第二次晉州城戰,城內民、官、兵共7萬多人與超過12萬人的倭軍對峙11天,並在激烈的戰爭中全部殉難,這也是論介抱著敵軍將領投身南江自盡的戰役。晉州城處處充滿著忠貞愛國的故事,城內則有矗石樓、金時敏全城却敵碑、義妓祠、西將臺、北將臺、彰烈祠、國立晉州博物館、護國寺、戶外表演場等。* 義妓祠(慶尚南道文化財資料第7號)義妓祠內供奉著壬辰倭亂時(1593年)抱著倭軍將領投湖自盡的論介畫像與牌位,論介在晉州城失守之時,為了一報國仇家恨而引誘敵軍將領來到矗石樓下的義巖後抱著對方投江殉國。義妓祠是為了緬懷論介正義的忠貞愛國情操,而於英祖16年(1740年)由慶尚右兵使南德夏(1688~1744年)所建。建造以來歷經過兩次的整修,現今的建築是1956年義妓彰烈會募集民間善款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