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廣域市(沙下區)

 平緩的水深與沙灘,適合家族避暑遊客們的地方-多大浦海水浴場多大浦海水浴場位於釜山市內西南方約8km處,白沙灘長900m、寬幅100m,平均水溫21.6℃。從洛東江上游帶下來的優質沙田與平緩斜坡、水深不高且溫暖,因而使多大浦海水浴場成為廣受歡迎的避暑勝地。因為這裡不可露營,所以週邊有許多的住宿及餐廳等便利設施。從海岸邊往前延伸300m內,水深最高不超過1.5m,因此很適合一家大小前來避暑。隨著1987年洛東江下游水壩完工,河水被堵住後,海水浴場的機能不像以往一樣。但想釣魚,或是想趁乾燥期到海水浴場泥攤上抓海螺或螃蟹的遊客反而更多了。多大浦海水浴場的另一種風情-多大浦夕照噴水池“多大浦夢幻夕照噴水池”位於多大浦海水浴場入口處2519m²的廣場上,圓形的噴水池半徑60m、最大水深達55m、水噴射孔數1046個、照明設備511個、小噴水池24個等,擁有世界最大的規模。世界上有名的噴水池通常都設置於湖水中或牆壁上,像這樣位於地板上的噴水池,再配上音樂燈光等的壯觀演出世界少見。因此多大浦夕照噴水池已經被韓國紀錄院認證為韓國最大規模的噴水池,現在正在申請世界金氏紀錄認證。每年3月到11月營運的多大浦夕照噴水池,為了讓前來的遊客們能參與其中而準備了各種季節別、主題別的活動。當然,華麗壯觀的噴水池演出是最主要的景觀,但是若透過更多人一起享受並參與活動,除了噴水池演出之外還能製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大邱廣域市(東區)

從東大邱站搭乘公車前往八公公園飯店約需40分鐘的車程,在八公公園飯店可以欣賞八公山的四季變換,更可享受溫泉設施。


釜山廣域市(沙上區)

奶奶河蜆湯位於洛東江邊的河蜆料理村內,為承傳28年的好味道,更是口耳相傳的河蜆料理名店。河蜆特別具有解酒功效,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極受歡迎的料理,其中最值得推薦的就是使用柴火滾煮的河蜆湯。


慶尙北道(慶州市)

Tobaki餐廳以帶魚鍋、烤帶魚、石鍋飯等為主,在慶州市一帶是獲得模範餐廳之名的美味餐廳。


江原道(三陟市)

海洋列車由2節特室車箱、1節一般室車箱、1節家庭車箱,共四節車廂所組成。在特室車箱裡遊客可以坐在舒適寬敞的雙人座椅上欣賞窗外美景;家庭車廂則有圍桌式的座位和飲食部;最後一節車廂分別有 3人座椅和雙人座椅。在搭乘海洋列車的旅途上,旅客可以透過寬廣的觀景窗欣賞東海沁藍的大海和雪白的浪花,四季景色皆不相同,讓旅客能夠體驗到四季的美妙。另外,旅途中停靠的車站各有特色,喜歡列車旅遊的旅客一定不能錯過。


江原道(高城郡)

爲了滿足顧客的需求,永遠秉持著以顧客為優先的經營理念, 提供最舒適的休息空間及最完善的服務品質。


慶尙南道(晋州市)

韓國歷史上有許多事件與晉州息息相關,壬辰倭亂三大捷報之一的晉州大捷、壬辰倭亂時期的論介殉國、1862年全國性農民抗爭起始地的晉州農民抗爭等不計其數。晉州城在三國時代被稱做居列城,高麗時代則稱之為矗石城,延續至朝鮮時代時改名為晉州城。石造城牆總長約1,760m(4,359尺)、高約5~8m(15尺),城內有水井與泉水各3處,據說過去曾有軍倉。根據《東國輿地勝覽》中河崙所記載的城門記來看,晉州城原是一座古城,正確的建造時間已不可考。只知當時由於倭亂頻繁,高麗禑王5年(西元1379年)下令晉州牧使金仲光重新修建為石城。當時的城牆總長約為800步(韓尺)、高度比三人高,還分別有義正門(西)、智濟門(北)、禮化門(南),城外西邊有青川、南邊有長江(南江)流經,北方則有湖泊,湖泊和城牆之間還挖有戰時用的壕溝。這些高麗末期為了抵禦倭寇侵犯所修築的城牆,於宣祖25年(1592)壬辰倭亂時,更成為阻止倭寇向全羅道入侵的最佳關口。壬辰倭亂三大捷報之一的第一次晉州城之役引人注意的地方在於,當時城內只有3,800多位官兵,不僅成功抵禦兵臨城下人數多過10倍的倭寇,還阻撓了敵兵入侵糧倉地區的全羅道。1593年第二次晉州城戰,城內民、官、兵共7萬多人與超過12萬人的倭軍對峙11天,並在激烈的戰爭中全部殉難,這也是論介抱著敵軍將領投身南江自盡的戰役。晉州城處處充滿著忠貞愛國的故事,城內則有矗石樓、金時敏全城却敵碑、義妓祠、西將臺、北將臺、彰烈祠、國立晉州博物館、護國寺、戶外表演場等。* 義妓祠(慶尚南道文化財資料第7號)義妓祠內供奉著壬辰倭亂時(1593年)抱著倭軍將領投湖自盡的論介畫像與牌位,論介在晉州城失守之時,為了一報國仇家恨而引誘敵軍將領來到矗石樓下的義巖後抱著對方投江殉國。義妓祠是為了緬懷論介正義的忠貞愛國情操,而於英祖16年(1740年)由慶尚右兵使南德夏(1688~1744年)所建。建造以來歷經過兩次的整修,現今的建築是1956年義妓彰烈會募集民間善款修建。


江原道(襄陽郡)

洛山寺是位於洛山海水浴場北邊4公里處的寺廟,擁有1300年歷史。爲新羅(西元前57-西元後935)義湘大師(625-702)於第30代王文武王(661-681在位)11年時所建,寺內有七層石塔、銅鐘、虹霓門等文化遺産。傳說該寺是義湘在中國唐朝留學後回國,祈禱時遇觀世音菩薩,遂在菩薩指點處修建法堂,並取名洛山寺。後洛山寺又經多次重建,現在的建築建於1953年。洛山寺通過一柱門和虹霓門進入寺內。在虹霓門前轉入寺內,法堂兩側可見用泥石混合並鋪瓦的土垣和烏竹。洛山寺海水浴場北面一側的銅鐘旁,有一小後門沿小徑與義湘臺和紅蓮庵相連。義湘臺是建於海邊絕壁上的亭子,義湘大師曾在此參禪。紅蓮庵是義湘大師在海邊石窟上所建的庵。法堂的簷廊上挖了一個直徑約10釐米的洞,從這裡可以望見大海。經義湘臺往右側山麓上走,那裡的神仙峰上矗立著站立望海的石造佛相-海水觀音像。該佛像據說在東洋最大,即使在很遠的勿淄港也可看到。洛山境內的景觀以洛山八景為稱的八大地方出名。① 洛迦暮鐘② 在雪嶽山眺望的晚霞(雪岳返照)③ 廣石夜瞻④在基洞升起的晚炊煙霧(基洞暮煙)⑤ 在望月臺前的沙灘上飛下鴨雁(平沙落雁)⑥ 從遠方望月臺前要進港的船隻(遠浦歸帆)⑦ 南大川的水流(九萬長川)⑧ 在望月臺上望月的情致(望亭秋月)* 文化財七層石塔 (寶物499號)、虹霓門 (有形文化財33號)、石牆 (有形文化財34號)、義湘臺 (有形文化財48號)、舍利塔 (有形文化財75號)、紅蓮庵 (有形文化財36號)、洛山寺一帶 (有形文化財35號)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位在釜山溫泉場地區的知名生魚片料理店。


慶尙南道(昌原市)

鎮海內水面環境生態公園內的優秀自然環境生長著各種樹木與花卉,以及南部內水面研究所包含溼地在內的83.897㎥蓄洪區等構成了現在的親環境生態公園,這裡同時也是自然學習體驗場所與市民文化休息空間。生態公園內有莢蒾、腺柳、淮楊木,以及包含黃金蘆葦在內的紫萼、山葡萄、櫻花、水美人蕉、花菖蒲等65種各式各樣的樹木與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