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寺是韓國三大寺院之一,於新羅哀莊王(802年)3年由順應和理貞兩位僧人所建,朝鮮時期(1392-1910)八萬大藏經從江華島轉移至此後曾改稱爲法寶寺刹。所謂「海印」出自于華嚴經的「海印三味」,指的是菩薩的正確覺悟世界,也指我們未受污染的清潔無瑕的本心。海印寺內保藏著八萬大藏經(國寶第32號)和藏經板殿(國寶第52號)等15處珍貴文物及200多件「私寶」等眾多的文化遺産和古蹟,1995年12月被指定爲世界文化遺産。其中代表性的有一柱門、大寂光殿、八萬大經等。一柱門是眾生進入聖佛世界的第一道關,也是高麗建築的代表作。大寂光殿氣勢雄偉,面積達125坪,是海印寺的法堂,與院子前面的三層石塔共同展示著千年古刹的威容。海印寺國寶的代表當屬八萬大藏經。當時蒙古入侵,國難當頭,爲了祈天保佑度過國難,於高麗23年(1236年)起經過16年的漫長歲月完成了八萬大藏經的編印工作。在長68cm、寬24.5cm、厚3cm的木版兩端夾上木頭以維持版面的平衡,同時在版上塗漆以防腐爛。製版用的木材全部用的是南海及巨濟地區的紅楠,使用前先將紅楠在海水中放置數年,再將其陰乾。爲了祈求菩薩保佑趕走蒙古軍隊,國王和全體國民齊心協力,數次反復才將其完成。經版共有81340塊,經文達679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