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北道(茂朱郡)

茂朱德裕山渡假村是韓國代表的山嶽型渡假村,擁有絕美的自然風景,且將人與自然、健康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茂朱渡假村位在擁有知名的九天洞溪谷的德裕山山腳,腹地212萬3千餘坪。


京畿道(華城市) , 水原

韓國有個稱為「摩西奇蹟」海面上會開出一條路的地方,濟扶島就是那其中之一。全羅南道珍島郡古郡面回洞里前海、全羅南道麗川郡華井面沙島、忠清南道保寧郡熊川面冠堂里武昌浦海水浴場前海、全羅北道扶安郡邊山面雲山里下島,以及京畿道華城市西新面松橋里─與濟扶島之間的水路此濟扶島與西新面松橋里區間的2.3km海上通道每天兩次退潮時會浮出水面,是韓國最常可看到「摩西奇蹟」的地方。海上道路於退潮時浮出水面,直到再次漲潮時淹沒,大約浮現6小時左右,其時間每天有點變動。此地在20年前為止還是人們得涉深到大腿的水前往陸地的路,過去80年代末期舖上水泥,現在已經成為車子能夠行駛的「水中車道」。1~3m深的海水退去,穿過爛泥灘的寬6.5公尺堅固水泥道浮現,寬超過500m的泥灘在這道路兩邊延展開來。左邊為黃土,右邊為是沙子與碎石。濟扶島雖為小島,但是景點非常的多。以老鷹的安樂巢「鷹岩」,也有長2.5km混合著貝殼沙灘的海水浴場。※ 濟扶島海上道路一天浮現水面兩次,其時間每天不一致,必須配合退潮時間前往。


首爾(中區)

現場制作生猛海鮮的餐廳。主打菜品是生魚片。位於首爾特別市東國大學站附近的韓國料理專門店。


京畿道(加平郡)

加平晨靜樹木園自7月10日至8月31日舉辦無窮花節。韓國的國花-無窮花(木槿花)在晨靜樹木園裡共有150多個品種,這裡展出的無窮花並非只是小小的展覽場,而是直接種在小山丘上,讓其每年自然開花。此外,還有「無窮花品種照片展」、「無窮花展示會」、「無窮花摺紙」、「無窮花盆栽親手栽種」等各式各樣的活動,等著訪客一同共襄盛舉。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所謂的武藝24技,是指受到正祖御令的實學家-李德懋、朴齊家,以及武官-白東脩,於西元1790年編撰的「武藝圖譜通志」中,24種的武藝。「武藝圖譜通志」不僅將朝鮮時期流傳下來的武藝做整理,更融合了中國及日本武藝的精髓,統整出「24技」,成為當時武藝的基本教學教材,並裝載了實學家們-富國強兵之精神。武藝24技曾是駐屯在華城的精銳部隊「壯勇營」之必學武藝,具有相當大的歷史、藝術、體育等價值,是珍貴的無形文化遺產。壯勇營靠著鍛鍊24技,守護了華城行宮的安全。而本慶典將重建當時24技中的18技武術風貌,於每週二至日,上午11點示範展演。(下雨時僅開放拍照時間)


京畿道(高陽市) , 一山

韓國唯一能享受室內衝浪之處,衝浪(Flowboarding)時所需的滑板(免費)與服裝(付費)皆能在現場租借。不論是菜鳥還是衝浪高手,這裡都極具魅力,初學者可在專業講師的指導下輕鬆學會衝浪,高手們也不用特地跑到海邊,就能在室內利用人工海浪盡情享受衝浪的樂趣。


京畿道(加平郡) , 議政府

2015年重新開張的加平二和園位在加平鱉島內,總面積達1萬餘坪,蝴蝶生態館共330坪,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公園。在2300餘坪的溫室裡不分季節與天氣好壞,皆能欣賞到活生生的蝴蝶和蝴蝶標本。除了直接觀察,還配有導覽解說,讓訪客能夠深刻了解植物與蝴蝶的相關資訊。另外,所在位置的鱉島還有露營場及各種慶典可以參與,相當精采好玩。


首爾(麻浦區) , 弘大

Coffe Libre是一家專門提供手工濾泡咖啡的專門店,僅提供4種咖啡與巧克力飲品,如購買原豆,將免費提供喝一杯咖啡。


江原道(旌善郡)

位於江原道旌善郡餘糧面餘糧里的阿烏拉吉站,為旌善線的火車站之一。此地站名最早因位於餘糧面而取名餘糧站,但因流經九切里的松川與源於三陟市中峰山、流經臨溪面的骨只川在此匯流,而取韓文「和諧交融」之意將站名改為「阿烏拉吉」(音譯)。此地曾為南漢江上游,憑藉水道將木材運往漢陽(今首爾)的木筏址與主要渡口,聚集來自全國各地的船夫,使阿里郎民謠傳唱不絕,加上少女與船夫的愛情傳說,使此處被視為民謠《旌善阿里郎》中〈愛情篇〉的發祥地。 阿烏拉吉站周圍群山環繞、景觀秀麗,江水清澈且兩旁鋪滿細小礫石,被選為餘糧八景之一。自九切里站至阿烏拉吉站全長7.2km的區段,還能體驗旌善鐵路自行車。而每年7~8月,更開放廣達2,000㎡的露營區,附近則有五臧瀑布、項谷溪谷、畫岩洞窟、畫岩泉等眾多觀光景點,觀光資源相當豐富。


全羅南道(順天市)

興輪寺為佛教曹溪宗華嚴寺的布教堂(宣揚佛法的法堂)。興輪寺位於順天市內唯一提供市民休憩的竹島峰公園之南側。1984年前為拉弓場,隨著拉弓場轉移至別地,改建法堂並供奉釋迦牟尼佛。 因為是近年來興建的寺剎,因此並無特別的聖寶文化財,但因位在市區內,是提供佛教信眾們一個來往方便的宗教信仰空間。 * 歷史與沿革 興輪寺為大韓佛教曹溪宗第19教區華嚴寺的分寺。據說是在朝鮮時代創建,壬辰倭亂當時為水軍的射擊場和華嚴寺、 松廣寺、仙嚴寺三大寺剎僧軍及大眾的根據地。但無留下關於具體的創建及沿革等紀錄。 解放之後,據說帶妻僧(已結婚之僧人)將土地賣出,直到約20年前,當時為拉弓場的使用地轉移至北側,並在此地蓋建寺剎。現今的建築全為1986年宗圓僧侣重建。經過宗源、宗三、宗西三位住持到現在為宗谷住持,扮演華嚴寺的傳教堂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