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海云台

釜山國際喜劇節(Busan International Comedy Festival, BICF)是亞洲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國際喜劇節,2013年初次舉辦後,每年持續致力於喜劇文化內容的開發、韓國喜劇產業的發展與世界化。 由海內外知名的諧星攜手帶來各種高水準表演的釜山國際喜劇節,不僅為男女老少帶來歡笑,也成為觀眾與諧星們一起同樂的舞臺。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Hello Kitty Island是以受到全世界粉絲喜愛的Hello Kitty為主要角色進行展示的玩偶展示館,館內不僅介紹了Hello Kitty的歷史、家族,更是有著音樂與教育、3D影像館、體驗活動、企劃作品藝廊等豐富活動的文化空間。另外還有各式各樣Hello Kitty商品的品牌商店,以及能夠與Hello Kitty一起品嚐香濃咖啡和美味甜點的Hello Kitty咖啡廳。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今年邁入第19屆,屬首爾市最大規模的多文化慶典將於5月的第一個週末,於首爾廣場和武橋洞市街上盛大舉行。除了有來自世界60多個國家的飲食展和民俗物品展以外,更邀請了14個海外姐妹城市,共300多名表演者演出,此外世界服飾體驗展、音樂咖啡館、 分享活動等多采多姿的活動內容也在等著大家一同歡慶。


江原道(三陟市) , 束草・雪岳山

* 陟州東海碑 陟州東海碑的碑文由三陟府使許穆所題寫,其石碑高170cm、寬76cm、厚度23cm。於顯宗3年(1662)建立的陟州東海碑亦稱退潮碑,石碑的用途就如其名,為了阻擋潮流而建立。之後在肅宗34年(1708)因風浪的關係,石碑遭到毀損。並於35年由另一位府使重新豎立。36年由三陟府使在別處立碑後,於1969年12月6日正式移建至目前的位置。目前此石碑被指定為江原道有形文化財第38號,石碑的正面刻有「陟州東海碑」;後方則為「東海石碑」字樣。 * 平水土讚碑 平水土讚碑的碑文則為當時任職三陟府使的許穆所題寫。此碑文為許穆取中國衡山碑的大禹手篆77字中的48字而來。內容以君王的恩惠和授領,描寫自身的治績之文。顯宗元年(1661)刻於木板上,並將其保管至邑司內。在240餘年後,光武8年(1904)勅使康洪大和三陟郡守鄭雲晳等人奉王令,石刻後建立。其石碑高145cm、寬72cm、厚22cm,石碑的正面刻有「禹篆閣」之字。 * 名稱 - 三陟陟州東海碑和平水土讚碑 * 分類 - 石碑 * 數量 - 1具 * 時代 - 朝鮮時代 * 所有者 - 國有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2001年以手工飾品專賣店起步,2003年改為綜合賣場。出售香港、日本進口產品,國內飾品都是手工制作的,也向海外出口。在這裡可以感受到三清洞飾品賣場獨特的風格,有很多充滿個性的小商品非常受遊客們的青睐。


首爾(中區)

能以五感盡情感受韓國固有的越冬泡菜文化的慶典-首爾越冬泡菜文化節,自11月6日至8日為止,連續3天在首爾廣場、光化門廣場、太平路一帶舉行。雖然醃越冬泡菜文化是被列為UNESCO人類無形遺產,備受世界矚目的文化,但事實上在現今的生活中已漸漸消失,故期望透過慶典的進行,重現並創造越冬泡菜文化的新價值。同時也將分享文化藉此擴及弱勢群體,並提供機會讓造訪首爾的外國遊客一同參與,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能一起同樂的文化慶典。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為了紀念6.25戰爭(韓戰)當時參戰的護國將兵,並祈願有一天南北韓能夠統一,1973年6月坡州邑建立了樓地板面積12,558坪的統一公園。統一公園位在休戰會談當時聯合國軍基地,即現在的汶山站附近,公園裡頭設有當時為了報導戰況而因公殉職的美國、法國、英國、菲律賓等18位戰地記者追慕碑。此外,亦有當時戰死沙場的10勇士-忠勇塔、反共游擊隊-慰靈塔等紀念塔與紀念像。公園成立的最大宗旨之一,就是將這些英勇犧牲者的勇敢與成就持續流傳下去。  


忠清南道(公州市)

石壯里博物館是一座位於忠清南道公州市長岐面壯岩里的舊石器博物館。為了保存及發展舊石器文化的歷史價值而設立。2006年9月26日正式開幕。 石壯里博物館主要針對石壯里出土的文物及舊石器文化進行展示與教育,並舉辦各種相關學術活動。此外,這裡還設計了各種激發學生對古代文化興趣的體驗活動。博物館整體要以常設展示、企劃展示和戶外展示三種形式進行展出。設有展示館、先史公園、公州石壯里舊石器遺址、體驗場等空間。


江原道(寧越郡) , 三陟

* 寧悅的代表性自然觀光地,東江(寧越)東江是南漢江流經江原道一帶時的支流,流域從旌善至寧越長約60公里。東江水流急、週邊山勢陡險,遊客難以靠近,所以江水未受污染、風景優美。不少遊客前往欣賞江流蜿蜒、絕壁豎立的景色及水獺、鴛鴦、布穀鳥等珍稀動物。東江最有名的景點當屬端宗被流放17年後投身長眠的清冷浦和因泛舟而深受遊客喜愛的魚羅淵等。此流域為4億5,000萬年前經隆起形成的石灰岩層,約2億年前開始因斷層運動和褶曲運動,而形成現今的地形。現今也受河川運動影響,沿岸有堆積、侵蝕作用不斷。又因東江流域的地表運動及地下水、石灰水的溶蝕作用,形成許多大大小小的洞窟。至2002年為止,大約有256個之多,其中又以白龍洞窟指定為天然紀念物206號。生態界被列為保育範圍的水獺、稀有魚類、鴛鴦、紅隼、褐鷹鴞、領角鴞、紅胸秋沙、白尾海雕、特有飛蛾、東江白頭翁、白附子等包含未登記品種,在東江流域皆為天然紀念物、稀有動植物所棲息之處,廣為人知。* 可一覽東江豐富的生態之地,東江的生態博物館山林廳林業研究員所研究調查植物新品種中的候補種,其中以白附子等稀有植物受到認可;保育類8種中,水獺的棲息受到認可;鳥類中以天然紀念物的鴛鴦、角鴞、黑啄木鳥的棲息地和稀有鳥類秋沙經過認可。山林昆蟲中,未登入品種的飛蛾等2種稀有品種也受到認可。山林景觀中的石灰岩紅岩壁和白沙丘等相當發達,也屬於這裡相當特別的景觀。* 東江的魚羅淵東江的魚羅淵以出色的景致有著口耳相傳的傳說。相傳年紀輕輕就離開世間的端宗,其靈魂來到了寧越此地,看到了這裡美麗的風景,而在此地過著有如神仙般生活,此時,這裡的魚群多的猶如被魚鱗覆蓋的池子般,因而得名“魚羅淵”。沿著長約1公里的峽谷,流著東江中央流域的地方,約3,000多坪石島的魚羅淵,觀賞石子上猶如盆栽的松樹和浸在水裡的磐石,反射出的燦爛陽光,以及就如同屏風般的岩壁,可暫時忘卻世間的紛擾。偶而前來此處的外國遊客稱,「有著韓國大峽谷之稱的魚羅淵,其美景僅次於中國桂林」,可見其魅力之處。


江原道(江陵市)

江陵高速巴士客運站於1976年建立於江陵市校洞,1995年11月遷移至現在弘濟洞的位置繼續營運。為地下1層、地上4層樓的建築物,售票處位於2樓,乘車與候車區位於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