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城茶園燈節為寶城郡在全國第一的觀光勝地綠茶園上設置大型千禧樹,於冬季夜晚盛大舉辦的慶典。今年的寶城茶園燈節將以12月11日夜間的點燈式揭開序幕,至2016年1月24日為止,展開妝點冬夜的華麗燈之饗宴。茶園內設置大型樹木點綴燈飾,以及主題街道、銀河隧道、Botjae~茶鄉閣景觀照明、光之街道、留影專區、決心階梯、許願卡懸掛區等各式各樣的精彩看點,每週還準備了與遊客同樂的各種表演與體驗活動。寶城茶園大型千禧樹高120m、寬130m,於2000年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使茶鄉寶城聲名遠播。而今年燈節除了大型千禧樹之外,還將以LED燈營造出降雪般的夢幻氛圍,讓寶城如詩如畫的美景緊緊抓住遊客的心。    


首爾(龍山區) , 梨泰院・龍山

totalart裡的產品都是採用粘土手工制作的,包括傳統茶具、咖啡杯、日用陶瓷器等。這些日用陶瓷保留著淳樸的質感,散發著自然的氣息,並由設計師們以現代感覺添加了各種不同形態的功能性。


全羅南道(求禮郡)

求禮以韓國第一座國立公園所在地而為人所知,有著蟾津江的清淨水流與寬闊的原野。求禮5日市場中主要販售採集自智異山、白雲山的各種山菜以及生地黃、當歸、五味子、白茯苓等多達百餘種的韓藥材、山茱萸、梅子等物品。求禮郡山洞面一帶家家戶戶皆種植了山茱萸樹,每逢春天,黃色的花朵遍開,到了秋天則是被渲染成一片豔紅。山茱萸適合作為男性補身之用,並能改善孩童尿床毛病,在此地所生產的山茱萸產量佔全國生產量的50%。此外,在求禮市場中最常見的農產品便是栗子,這是因為求禮郡內的栗樹林高達1千4百公頃,知名品種玉光栗、利平栗即為此地生產商品。


慶尙南道(統營市)

統營市霧田洞客運站於2007年11月23日遷移至新都市──統營市光道面竹林1569,目前共有19條路線,為高速和市外巴士共用的客運站。※ Gbus(全國市外巴士諮詢) 02-2082-2637 www.gbus.co.kr


慶尙北道(蔚珍郡)

白巖溫泉是韓國唯一富有天然鹼性鐳成分的硫磺溫泉,於1979年12月31日被指定為觀光特區。無色無味的溫泉始終維持著適合人體的53度,不僅可以享受泡湯,還具有治療神經痛、慢性關節炎、中風、神經麻痺等疾病的療效。白巖溫泉是東海岸首屈一指的代表溫泉,從韓國各地前來的溫泉遊客與休養遊客絡繹不絕。這裡還有旋轉鞦韆、海盜船等遊樂設施,非常適合一家大小前來遊玩。週邊還有東海海水浴場與白嚴山的美麗風景,可以同時享受戲水與登山的樂趣。


首爾(江西區) , 首爾西部

Korstay 位於首爾市江西區禾谷洞。提供旅客最新最好的設施及舒適的空間,且保障住宿安全和個人隱私。特別將非同行的房客們分隔開來,形成各自獨立的空間(臥室、衛生間),讓房客賓至如歸。對於從金浦機場及仁川機場來訪的旅客來說,這裡絕對是最佳的投宿地點。只需從地鐵喜鵲山站步行10分鐘即可抵達,非常便利。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位於高靈山山麓的千年古寺普光寺,在新羅真聖女王(894年)的命令之下,由道詵國師創建而成。為當時國家在漢江以北的6座重點寺剎中的其中一座。普光寺在高麗1215年(高宗2年),經園真國師重建,法敏大使供奉佛菩薩,直到1388年(武王14年)的無學王師。朝鮮時代的壬辰倭亂讓寺院變成廢墟,據說在1622年由支干、石蓮兩位僧人重建。西元1740年因位於生下英祖的淑嬪崔氏墓地“昭寜園”附近,就近作為淑嬪崔氏的法堂為由,重修大雄寶殿和觀音殿,並另建一座萬歲樓。由於近代的韓國戰爭眾多,多次重創佛寺,今日的觀音寺是經過重建過的,而萬歲樓則是完全解體,後經復原重建而成。 指定為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83號的大雄寶殿與萬歲樓隔著庭院互相遙望。大雄寶殿內部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另外還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的左右菩薩和佛像畫。天頂以東洋畫技法的花鳥畫和草蟲圖為主。法鐘閣內部掛著法鐘,具有歷史價值的法鐘則保存於大雄寶殿內部。法鐘指定為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158號,于1631年(仁祖9年)鑄造,上頭刻著普光寺的來歷。萬歲樓前掛著木魚,推測在萬歲樓重修時所製造,被公認為近年罕見的手工品。


全羅北道(茂朱郡)

* 歷史的通道-新羅和百濟的國界 * 茂朱雪川面的羅濟通門是三國時代新羅和百濟的國界,是位於雪川面斗吉里新斗村和所川里伊南村之間的石絹山石窟,規模高3m、長10m。 三國時代以石絹山的岩層稜線分為東邊的新羅-茂豐地帶,與西邊所屬百濟的雪川‧赤裳面、茂朱邑等。因此羅濟通門的東西兩側,自古以來有個相當不同的風俗、文化等差別。且至今根據當地居民所使用的方言仍可分辨誰是茂豐人,誰是茂朱人。 * 新羅金庾信將軍經過此地,命名「統一門」 * 小小的岩石山-石絹山原有茂豐和茂朱之間往來的山路,但在日據時代開闢了茂朱來往金泉、居昌的道路,為了讓牛車及馬車能更順利通過,因而鑿通了石窟。就這樣,原為新羅及百濟邊界的「羅濟洞門」,變成了今日的「羅濟通門」。另外因三國統一戰爭時期,新羅的金庾信將軍將此處命名為「統一門」,所以也稱做統一門。現被列為九千洞33景中的第1景。


慶尙南道(昌原市)

馬山在韓國菊花栽培史上佔有一席之地,1960年由檜原洞一帶六戶農家開始進行韓國最初的菊花栽培產業。經過發展後,現今此地佔韓國境內菊花栽培面積的13%,為受到各界認可的韓國菊花產業中心地。這裡擁有適合栽培菊花的土質、溫和氣候,以及尖端養液栽培(又稱水耕)技術的普及等,栽種出品質優良的馬山菊花。為了向國內外宣傳馬山菊花的優秀性並促進菊花消費產業,自2000年起開始舉辦菊花節。菊花節有菊香大展、展覽活動、文化活動、參與型活動、祈願活動、特別活動等,提供遊客各式各樣的展示與體驗項目。


蔚山廣域市(蔚州郡)

在岩石或是大峭壁、洞窟內壁面等,用刻畫、油漆等技法繪畫事物或符號而成的圖畫稱為岩刻畫。 岩刻畫亦發現於舊石器時代後期的遺跡中,典型的事例主要發現於新石器與青銅器時代的遺跡中。岩刻畫大部分被解讀為豐饒、多產祭儀的產物。此岩石上半部包含面刻的鹿在內各種動物,以及線刻的各種幾何圖形,下半部有各種銘文與用細線刻畫出的人物與動物肖像等,備受矚目。上半部的菱形紋路、蹄形紋路、圓形紋路、鹿、魚、鳥、蛇、人臉像等為新石器時代歷經青銅器時代製作而成,反映當時的豐饒衣食。下半部的騎馬列隊、船隻航海圖、龍、馬、鹿、300餘字的銘文為三國與統一新羅時代人們所留下的,推測出新羅人們自三國時代以來將此地視為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