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高城郡)

江原道高城郡花津浦有三座知名政治家的別墅,分別為金日成別墅、李承晚別墅、李起鵬別墅。李承晚別墅為韓國第一代總統李承晚所居住過的地方,1954年建造完成後,於1961遭到廢棄,1997年7月由韓國陸軍復原重建,1999年開放作為展示館。 李承晚構造簡單,從別墅內往外望去,可以一眼看到蔥鬱的松林以及花津浦兩座湖水,是花津浦湖畔的別墅中,景觀最好的一座。在此看著窗外的風景,可以感受寧靜平穩的悠閒時光。


江原道(春川市)

江原道四大湖Mullegil慶典,為提供居民與遊客於大自然中休憩,並享受各種水上、水岸體驗活動的創意觀光慶典。Mullegil指在韓國風景優美的湖或江中旅遊,欣賞湖光山色的路線,遊客可以闔家一同嘗試獨木舟、遊艇等水上休閒運動,以及各種戶外文化活動,度過美好的時光。


京畿道(驪州市) , 楊平

* 可以同時體驗歷史與休憩的神勒寺觀光區 * 神勒寺擁有著美麗的景觀以及許多遺物和遺跡,是座歷史悠久的傳統古剎。其相傳是新羅時代元曉大師所創建,並且因為高麗禑王2年(1376年)時,懶翁禪師在此圓寂而聞名。 神勒寺因為有著由磚砌成的多層塼塔,故又稱「璧寺」,特別是建於江邊絕壁上的江月軒,是神勒寺最著名的地方。坐在神勒寺可眺望南韓山和周圍的風景,附近一帶地區亦在1977年被指定為觀光區,讓許多遊客趨之若鶩。 * 神勒寺觀光區兩大特色地區 * * 金銀沙地區 金銀沙地區由200多棵的30∼50年的櫸樹所組成,內有露營設施(洗手間、自來水、停車場)、 雜貨店、便利設施等以供遊客露營、休憩的設備。而為了想要進行娛樂活動的遊客,則設置了遊艇碼頭、、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專用足球場、遊樂器材(海盜船等16種)等設施。 * 神勒寺地區 神勒寺所保有的世宗大王陵、木牙佛敎博物館是相當受遊客歡迎的景點, 驪州大橋至神勒寺之間的路段則是相當適合情侶的約會路線。另外,河岸邊還有紫芒園以及遊艇碼頭等設備,園內則具備了停車場、住宿設施、餐廳、土產販售區、體育遊樂公園、鄉土史料館、青少年修煉院等休憩設施。


全羅北道(群山市)

位於群山市的古友堂,是以「老友(gowuda)」的全羅道方言來取名,並為了紀念失去祖國的艱苦年代所建成的空間。利用日據時代所留下的建築物改建為住宿設施,不僅可以體驗日式房屋,還設有可以親手煮咖啡的美麗茶屋。另外也備有各種便利設施,讓旅客們好像回到老家一樣舒適。


忠清南道(唐津市)

蘭芝島上的蘭芝海水浴場(蘭芝島海水浴場)擁有長700m、寬50m的細白沙灘,水深淺,水溫偏暖。另外,四週環繞著千餘坪的松林,相當涼爽。 避暑旺季時販售部、露營場、淋浴場、飲水臺、洗手間等便利設施皆開放。沙灘西北方的岩石海岸是釣魚的主要釣點,因此來到這裡可以享受釣魚和戲水兩種樂趣。 蘭芝海水浴場腹地142,810m²(43,200坪),青少年訓練院建築面積2,181m²(660坪),提供夏季海洋休閒活動與泛舟等項目。


忠清南道(唐津市)

「松山」位於忠清道最好的土地「內浦」的正中央,意指著松樹茂密的像許許多多的小山丘一樣。1821年8月21日韓國史上第一位神父,聖 金大建‧安德烈神父在此出生。一直到7歲以前,金神父都住在這裡。後來為了躲避己亥迫害,才隨著祖父金泰鉉遷移到龍仁的韓德洞(現風螺村)。「松山」被稱為聖地的原因不只有這樣,金大建神父的曾祖父金振侯(1814年殉教),曾祖母金韓賢(1816年殉教),父親金濟俊(1839年殉教),還有包含金大建神父(1846年殉教)在內,共4代的殉教者住在這個地方。金大建神父在風螺村裡,被挑選為神學生,並到澳門留學。1845年在上海金家港的教堂內,接受培雷歐主教的受封,成為神父,並在同年10月回到韓國。回到韓國後的金神父,就在龍仁一帶傳教。1846年9月,26歲的金神父以國家重大罪犯的罪名,在新龍山附近殉教。1984年5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韓國時,追封其為聖人。在松山聖地的松樹樹影下,有一個類似金神父銅像的紀念塔,而金神父的遺骸就在這座可以容納160個人的「靜思堂」裡。


全羅南道(珍島郡)

珍島郡郡內面鹿津與海南郡門內面鶴洞之間長484m、寬11.7m的國道18號線全國唯一雙胞胎斜張橋於1984年10月18日竣工,為備受矚目的旅遊景點。2005年12月15日第2珍島大橋開通,日落與夜景十分美麗,而橋下的鳴梁海峽水勢亦十分壯觀。鳴梁海峽是因李忠武公的3大海戰之一鳴梁大捷地而廣為人知的西海要道,海南與珍島間形成狹長海峽,海洋寬度約為漢江寬294m左右。1984年因珍島大橋的開通而變成韓半島最南端的珍島成為每年包含外國旅客在內約有260萬餘名旅客造訪的國際級旅遊景點。珍島大橋是前往擁有美麗景色與無數文化藝術棲息的故鄉─珍島第一個關門。


江原道(寧越郡)

端宗節是朝鮮為了普渡朝鮮第6代君王-端宗的孤魂與眾臣們的靈魂而設的鄉土文化節。1967年開始的「端宗節」於1990年,即第24屆時改稱為「端宗文化節」至今。活動期間原為每年的寒食節(4月5日前後3日),但於2007年開始,為了讓遊客們能夠不受冷天的影響,將活動期間改至每年4月最後一的週五至週日。而端宗文化節的代表活動-國葬再現,目前也正致力於申請成為世界無形遺產。


全羅南道(麗水市)

孫良源牧師殉教紀念館位於全羅南道麗水市栗村面,其原稱為愛養院。愛養教會附設的愛養院曾是痲瘋病患者的療養院,而在愛養院愛養教會擔任神職的孫良源牧師曾發起了口號運動與信仰運動,並在1940拒絕參拜神社後,被拘禁於麗水警察局。之後,孫良源牧師於韓國戰爭時被北韓軍人所槍殺。於是為了紀念孫良源牧師,便在1994年3月27日設立孫良源牧師殉教紀念館。 紀念館的1樓的展示室中,展示了孫良源牧師的照片與遺物,以及基督教相關的照片、書法作品等。2樓的展示室則展示了孫良源牧師在獄中所寫的書信以及古書。


全羅南道(麗水市)

麗水船所遺跡船廠位於全羅南道麗水市枾田洞,為壬辰倭亂時李舜臣將軍與擁有造船技術的羅大用一同製造龜甲船之處。 在此地還保留著利用自然地形建成的龜甲船停泊處,以及綑綁龜甲船所用的繫船柱、6根石長丞、水軍們磨刀時所利用的洗劍亭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