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淸北道(堤川市)


江原道(高城郡)

為了讓人們記住同族相殘的慘痛、祈禱民族和諧與和平統一,在統一展望台上開館並運營著能夠體驗6.25戰爭的6.25戰爭體驗展示館。體驗展示館內部通過6.25戰爭的慘狀與當時的照片、影像、材料及遺物等,使訪客能切身體會。


全羅北道(金堤市)

歸信寺是676年由義相大師(新羅時代的僧侶)所建,當時被稱為國信寺,以新羅時代的話轉成現在的名字。1592年後因壬辰倭亂而燒毀,1873年時重建。現在所留存下來建築物有指定為寶物第826號的大寂光殿、冥府殿、山神閣、寮舍齋等,主要的文化財有歸信寺3層石塔(地方有形文化財62)、供奉大師或僧侶舍利的墓塔-歸信寺浮屠(地方有形文化財63)、背上背著男根石看向西方俯臥的獅子像-歸信寺石獸(地方有形文化財64)。


江原道(江陵市)

青鶴洞小金剛溪谷3km區域間有9個大大小小瀑布連接在一起,據說九龍湖的九條龍離開九龍湖之後,來到此各據一地,因此這裡稱為九龍瀑布。特別是地6個瀑布特別的安靜莊嚴,故又被稱為君子瀑布。距瀑布2km有座特別的岩石,因為具有各種的形象故被稱為"萬物相"。附近還有巨人像、鬼面岩、燭臺石等奇岩怪石。


全羅南道(莞島郡)

亞洲最早被指定為Slow City的青山島,每年4月定期舉辦青山島慢活健行節,以蔚藍的南海為背景,和風吹來,油菜花海與青麥形成陣陣金黃浪濤,美不勝收。今年邁入第8屆的2016年青山島慢活健行節,於4月1日至4月30日為止舉行。預計在為期一個月內,讓到訪遊客得以放鬆身心,盡情感受青山島的自然、文化與歷史,並在享受慶典樂趣的同時,將忙碌的日常生活抛在腦後,度過以幸福生活為自己充電的美好時光。


忠淸北道(槐山郡)

槐山地區位於韓國中央,擁有溫暖人情味及美麗的自然景觀。特別的是槐山地區76%以上都是山地與農田,因次這裡生產的蔬菜及農作物種類繁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產當屬槐山清潔辣椒,韓國生產辣椒的地區甚多,但溫度與溼度對辣椒味道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唯有水分充足的土壤才能種出高品質的辣椒。因此具備所有條件的槐山辣椒則以味道清新取勝,進而於每年固定舉辦相關慶典。活動期間將會準備多項體驗活動,歡迎遊客們前往參加同樂。


忠清南道(舒川郡)

國立生態院是為了探索自然環境的保存,以及國人幸福追求權的平衡點所設立的國家機關。館內可以體驗熱帶、溫帶、地中海、極地等各式生態界,且在野生生態空間,如濕地生態界等,進行多樣的生態體驗和生態教育。


京畿道(金浦市)

位於金浦的章陵為追尊為元宗(1580-1619)的仁祖父親與其妃仁獻王后具氏(1578-1626)的王陵。元宗為宣祖的第5個兒子,對於父母的孝道與兄弟間的友愛與眾不同。1615年元宗的第3個兒子綾昌君遭到誣告,流配至江華島,而後自己結束了生命。元宗因此深受打擊,於1619年辭世。章陵周圍像公園般,較為舒適幽靜。章陵附近建有名為金井寺(章陵山)的寺廟。


全羅北道(高敞郡)

這是集板索里為大成、留下卓越國文學識足跡的桐里申在孝(1812~1884)古宅,古宅正後方是板索里博物館,後院緊鄰著桐里國樂堂(桐里為申在孝之號)與牟陽城(1453年為抵抗倭寇所建的自然石城郭,別名高敞邑城)。被指定為重要民俗資料第39號的申在孝古宅建於1850年,現在留下正面5間、側面2間規模的舍廊齋與梧桐樹、水井等。 擁有板索里理論家暨演奏家與廣大(古時板索里等藝人統稱)指揮家稱號的申在孝,誕生於1812年的邑內里,為申光洽1男3女中的獨子。桐里申在孝最初並非說唱藝人,而是出身富裕之家。他以從父親手中繼承的財富為基礎,讓家財興旺的同時,並傾注所有與他人不同的熱情於板索里上,而他就如同桐里歌詞所吟唱的“城裡建造亭子 / 亭子旁有葡萄藤架 / 葡萄旁是蓮池...”一樣風流好客。桐里晚年居住在這座宅邸裡,以嗓音教導眾多弟子並培養出數位名唱,還編著了兔子打令、朴打令、沈清歌、赤壁歌、春香記、Garoojigi打令(打令是韓國傳統小調的一種)六大板索里辭說。六大板索里戲曲中的Garoojigi打令(卞鋼鐵打令)因內容太過於淫穢,說唱藝人大都不願意吟唱而造成曲調失傳,至今只剩五大戲曲流傳下來。 申在孝古宅於1979年完成補修、清理,為緬懷申在孝而於古宅後方設立由高敞郡管理經營的桐里國樂堂。參觀古宅的時候,從國樂堂飄出的板索里旋律不斷在耳邊回蕩。古宅庭院一角的水井後方牆邊豎立了他的歌曲碑,碑上刻著與桐里息息相關的逸話之一<桃李花歌>的歌詞。這是申在孝的弟子兼情人的陳彩仙在獲得大院君認可進入雲峴宮擔任妓生而不能回來之後,其於思念佳人時所刻。板索里研究學者認為桐里是‘耳名唱(可以解釋為知音,非常享受聽板索里,對於板索里有正確的理解與知識,並能徹底欣賞的人)’,雖然無法實際吟唱,但以他對聲音的理解進而編撰辭說與調整聲音的和諧,可以說是非常具有音樂素養的人物。若想繼續探究申在孝的足跡,可前往桐里國樂堂。位在古宅正後方的國樂堂是為了紀念申在孝與發展國樂而設立,目前教授伽倻琴、板索里、民謠、農樂等。


全羅南道(海南郡)

全羅南道海南郡的土末村位於朝鮮半島的最南端,不算海島,單只以陸地來算的話,這裡也是距離首爾最為遙遠,韓國三千里錦繡江山的起點與終點。 土末村的正式地名其實是海南郡松旨面的葛頭里,最早以「再也無法走得更遠」的韓文諧音取名為「渴水里」,但這對將水視為寶貴資產的海邊村落來說,實在是個不太吉利的名字,因而改為如今的「葛頭里」。在這個能充分欣賞日出與日落美景的海南小村落,每年都會舉辦土末日落ㆍ迎日節,而前往觀景臺,也可一併見到古老的葛頭山烽燧臺,沿著步道再往下走約500公尺,則可見到呈三角形的土末塔,為這個國境之南的小村落留下鮮明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