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順天市)

位於樂安邑城附近的順天市立博物館內,展示著韓彰琪老師生前所蒐集的文物。博物館內部展示著從青銅器時代起直至光復之後的眾多文物,可以了解韓國的在地文化。 韓彰琪老師生前從這些破舊與粗糙的東西中尋找創作的靈感,而過去那些微不足道與受到輕視的物品,現在也重新成為窺探祖先生活的資料。


慶尙南道(昌原市)

韓國海軍的主要母港,全韓國最大的櫻花都市鎮海,為保存地區特性,在櫻花盛開的4月,準備了軍樂隊充滿力量的樂隊行進演奏,以及儀隊整齊劃一的示範公演。鎭海國際軍樂儀隊慶典自2007年4月開始舉辦至今,每年都展開街頭行進演奏、軍樂儀隊公演、藝穗公演等各式各樣的豐富且精彩的演出。由昌原市主辦,鎮海軍港節慶典委員會主管的2016年鎭海國際軍樂儀隊慶典,預計於4月7日至10日為止,於昌原市鎮海公設運動場舉行,希望能透過慶典,為大家帶來新的感動與幸福的回憶。


大邱廣域市(東區)

*田園住宅區體驗農村─龜岩FarmStay村* 大邱的龜岩FarmStay村很靠近城市,不僅交通方便容易前往,還是具備各種文化設施的田園住宅型農村。因為這裡有九個像龜殼的石頭,所以稱為龜岩村。 * 龜岩FarmStay村的摘採農作物體驗* 位於八公山邊的循環道路邊,每年櫻花盛開的時候,這裡的農村體驗也正式開始。此時會開始播下各類蔬果的種子,也可以進行於摘蘋果的體驗。 此外,還有葡萄、水蜜桃、栗子等豐碩的果實,也可以收成豆類與水稻,像摘蘋果或是栗子等已是附近幼稚園小孩朋友常來體驗的項目。另外為了更活化此地經濟,農協也在此經營週末農場,遊客可在此親自種植生菜、辣椒等蔬菜並品嚐。


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喬桐島是位於江華郡西北邊的島嶼,自從2014年7月喬桐大橋通車後,這裡的交通變得更加便利。在高句麗時代,這裡被稱為高木根縣,直到新羅景德王時期才改稱喬桐縣。後來在高麗時代,這裡更是中國使臣們前往當時的主要港口碧瀾渡途中,暫時停留的國際貿易經由地 * 大龍市場 : 由黃海道延白郡到喬桐島避難的失鄉人們,仿照延白市場的形式打造的巷弄市場。巷子裡處處可看到能喚醒鄉愁的壁畫與造景,以及保存完好、歷經悠久歲月的招牌。遊客可在理髮院、藥房等老店門口拍照留念,或參觀電視劇《魔法麵包店》(或譯《信有明天》)的拍攝地。在此還可以買到傳統零食米香,或造訪舊式咖啡館。 * 望鄉臺 : 南北韓分裂前,喬桐島與延白郡隸屬同一生活圈,兩地居民往來頻繁。但韓戰後,由北韓延白郡等黃海道到喬桐島避難的人們再也回不了故鄉。於是在1960年,這些失鄉民們於島上與延白郡僅一水之隔,肉眼可看見延白郡的地方立了望鄕臺碑,每年定期在此舉行祭祀。


慶尙北道(蔚珍郡)

白岩山從名字中便可看出,它有“白色岩石“之意,其山頂上屹立著一塊巨大的白色岩石。每逢冬季,這裡便堆積了皚皚白雪,景色極佳,因此而聲名遠播。如果清晨即起床爬山的話,可在山頂欣賞到東海的日出美景。通常,登山的起點為白岩溫泉酒店前,沿南側的山脊向上攀登,穿過茂密的叢林,即可到達山頂。在山頂,可俯瞰到東海岸的大海,又可眺望西側和北側的群山,而山頂北側溪谷的方向,則有姑母山城、老奶山城、白岩山城等。 在白岩山的山頂,賞自然景觀,在白岩山下的白岩溫泉,享水中之樂,都是不錯的選擇。


慶尙南道(昌寧郡)

與大自然融合一體的IL SUNG釜谷渡假村, 擁有豐富的優質硫磺溫泉, 飯店內備有休閒和便利設施, 讓你享受愉快舒適的氣氛。


全羅南道(木浦市)

擁有35年歷史的傳統二東排骨連鎖店, 位於木浦新城市中心E-MART旁, 交通方便, 停車場寬敞,可舉辦各種聚會﹑聚餐等活動。


慶尙北道(尙州市)

位於慶尚北道尚州市沙伐面錦欣里的‘忠義祠’,供奉了朝鮮中期壬辰倭亂時屢建功績的武官鄭起龍(1562~1622)牌位。忠義祠於1974年被指定為地方文化財紀念物第13號,展示館內陳列寶物第669號五件與動產文化財。每年10月時,地區居民都會重現當初奪回尚州城的場面,宣傳並傳承鄭起龍將軍的護國思想。


光州廣域市(西區)

光州春季花卉博覽會自2007年起每年舉行,今年邁入第9屆。2015年光州春季花卉博覽會將自3月27日至4月5日止,連續10天在光州的金大中會議中心華麗登場。室內展館預計將有各具特色的20多個主題與特色庭院,室外展區則備有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動,等著遊客與市民前來參與。同時,整個花卉博覽會也將提供從專業的花商、花卉作家至一般民眾共同參與的機會,促進彼此的交流。


全羅南道(麗水市)

巨文島舊時有三島、三山島、巨磨島等各種名稱,為了抗議英國佔領巨文島,中國清朝提督訪問巨文島,看見這島上具有學問之人甚多,以文人眾多的意思取名為“巨文”,並說服韓國改島名,因此從那時候開始被稱為巨文島,這就是巨文島的由來。 巨文島燈塔為南海岸上最早的燈塔,於1905年4月12日建立至今,100多年期間為南海岸的船引領方向。巨文島燈塔高6.4m,圓狀白色的塔身,為混凝土、磚頭、石頭所構成的混合構造建築。燈明機使用3塊大型的玻璃加工成的三棱鏡,以每15秒的打燈的方式運作,船在42km外就可以看到光芒。後因為老舊而被高33m的新燈塔取代,並從2006年1月開始發揮其作用。而擁有100年間使用過的燈塔則保留燈塔的外牆及中樞式迴轉裝置等設施,作為海洋古蹟。 巨文島有一部分被列為多島海海上國立公園的所屬地區,每年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觀光,來到巨文島的觀光客必定拜訪此燈塔。從下船處的巨文里到燈塔為止,徒步的話大約需要1小時的時間,過了橋、海水浴場,還會經過一個稱為“Muneoni”海水浮上的地方。並從這裡開始轉入海邊奇岩峭壁,眼前會出現大約1.2km長的散布道,路兩旁的冬柏樹形成一條林道,漫步在林間使人心情舒服愉快。在燈塔的峭壁邊有一座觀白亭,可盡情地欣賞壯觀美麗的大海景色。 * 最初點燈日 - 1905年4月10日 * 構造 - 白色混凝土(33m) * 照明 - 白光 15秒1閃(FlW15s) * 特徵 - 韓國第一個以紅色磚頭建成的燈塔,在100年前設置,3等級迴轉式的燈明機,為南海中部沿岸的船隻照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