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道(濟州市)

「別防鎮」位於濟州市舊左邑下道里,為朝鮮時代的一個鎮,於1973年4月3日被指定為濟州特別自治道的紀念物24號。 濟州特別自治道從高麗時代就在東部和西部海岸築起石城,屯兵御敵。 共有禾北鎮、朝天鎮、別防鎮、涯月鎮、明月鎮、遮歸鎮、摹瑟鎮、西歸鎮、水山鎮等9個鎮。


大邱廣域市(達西區)

為迎接正月十五元宵節,於2016年2月22日,在大邱達西區月光水邊公園一帶,將舉行「大邱迎月節」。特別的是本次慶典準備了七彩祈願紙供遊客許願,並將與月屋一同燃燒,進行盛大的祈願祭。


忠清南道()

山莊花園是大田,忠清道一帶烤豬排骨最有名的飯店。這裡的豬排骨在端上來之前已經用炭火烤過一次,所以來這裡用餐不用擔心吃完飯後您的衣服會沾滿烤肉的味道。山莊花園的烤豬排骨與其它店家相比起來比較不甜,肉質不但柔軟還帶有淺淺的炭烤香氣,讓人可以直接嚐到肉的鮮美味道。特別是這裡的烤肉搭配蘿蔔泡菜麵條的吃法,更是別處沒有的獨特風味。


首爾(冠岳區)

南首爾美術館為首爾市立美術館的分館,於2004年9月2日正式開館。美術館建築的前身為比利時領事館,僅進行必要的維護而不大改動,盡全力原汁原味地保存原始建築,包括古典主義愛奧尼柱式的柱子與壁爐等,打造出現代美術與1900年初期西洋古典式建築交流、對話的展覽空間。 被列為史跡第254號的舊比利時領事館竣工於1905年,當時位於首爾的會賢洞。由於市區再開發工程之故,於1983年遷至現址重新修復。1970年商業銀行(今 友利銀行)買下整棟建築的產權,而後於2004年5月,免費租借給首爾特別市作為文化藝術支援工程的一環,將這裡重新打造為公共美術館。 舊比利時領事館建築總面積佔地1,569.58㎡,為地下1層樓、地上2層樓,擁有屋頂閣樓的洋樓。地下1樓為美術教育區,1樓與2樓則為展覽室與辦公空間,建築外部則是由草坪與樹木妝點而成的戶外雕刻公園。首爾市立美術館南首爾分館以企劃特展為主,也針對兒童與青少年推出兒童美術教室與寒暑假美術特別講座等美術教育課程,持續為推動首爾的美術教育奉獻心力。


全羅南道(長興郡)

耽津江是從全羅南到有治面與長東面起源的全南三大江(榮山江、蟾津江、耽津江)之一,全南三大江總長56㎞,流域經過夫山面還有長興邑的中心部位。耽津江原本被稱做汭陽江,後來因為是耽羅島的人們,最先在此停船登陸,故後又改稱為耽津江。 耽津江到目前為止都尚未受到任何污染,江水就如同白玉一般晶瑩,與岸上的茂密森林與江畔的奇岩怪石融合成一片天然美景。以前在此欣賞每條江流的美景,議論著時局的人們,也因為這片風景而停下了腳步。


慶尙南道(陜川郡)


慶尙南道(金海市)

金海旅客客運站位在慶尚南道金海市田下路304街24號,是一處巴士客運站。又被稱做金海旅客客運站及外洞客運站。


江原道(太白市)

天祭壇是古人為了祭天而建造的祭壇。據三國史記記載,新羅時期,太白山乃三山五岳中的北岳,被人們奉為靈山,因此經常在太白山中舉行祭祀。 位於太白山山頂的天祭壇以天王壇為中心,北有將軍壇,南有規模略小的三個下壇,以赤石堆壘。天王壇,周長27.5公尺,高3公尺,左右寬7.76公尺,前後寬8.26公尺,呈橢圓形。而壇的上方以綠泥片麻岩堆成圓形,搭配下方的四角形,因應了「天圓地方」的道理。 據傳,祭壇是由檀君-古朝鮮時代的丘乙皇帝所建,自上古時期開始,便用於祭祀,成為當代國家祭天的場所。三韓時期的天君、新羅早期的赫居士王、此後的逸聖王均在此舉行過祭天活動。此外,基臨王也曾在春川舉行過望祭。 經歷了高麗和朝鮮時期,方伯守令和百姓們也來此進行天祭。在大韓帝國末期,為挽救即將滅亡的國家,憂國之士也紛紛來此舉行祭天儀式。韓末時期的義兵將申乭石將軍亦曾以白馬祭天。這裡是韓國唯一一處位於山間的大型祭壇。 天祭壇也被稱為九靈壇、九靈塔、麻姑塔。尤其是每年的開天節都會在此舉行祭祀,屆時,祭壇中央將被插上太極旗和七星旗,周邊則立有33面天旗和28面宿旗,供奉9種祭品。在祭天壇的附近建有為誠心祈禱而設立的赤石塔和石壇。


忠清南道(牙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