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靑松郡)

松韶古宅為朝鮮英祖(1694~1776,在位1724~1776)時,由萬石沈處大的7代孫松韶沈琥澤在1880年左右所建造的韓屋。被國家指定為重要民俗資料第250號的此地,比起松韶古宅這個正式名稱,‘沈富人家’的名稱更廣為人知。 松韶古宅被蔥鬱的森林所包圍,與大自然結合為一,共7棟99間的屋瓦房,規模非常可觀。往大門裡面走進去,可看到種滿楓樹、松樹,以及各種花草樹木的庭園位於院子中央,劃分大小廂房,其後可看到典型‘口’字型的正房。松韶古宅不僅空間寬闊,並保有朝鮮時代上流家宅的特色。 為了想在古宅投宿體驗的旅客,外邊另有一棟家瓦屋,維持了舊有的規模型態,乾淨舒適,迎接客人的蒞臨。這裡不僅能體驗傳統韓屋的寂靜氣氛,還能體驗踢毽子、射箭、投壺、七巧、滾鐵輪等民俗遊藝。目前在青松有朝鮮時代的大臣後代名家100餘戶聚集生活。


忠清南道(洪城郡)

洪州邑城每年9月舉辦的洪城內浦文化節更名為洪城歷史人物節,欲轉型成為寓教於樂的教育性慶典。洪城為全國屈指可數歷史人物的故鄉,高麗名將崔瑩將軍與朝鮮節臣成三問先生、青山里戰役中擊退日軍的金佐鎮將軍、以堅定的志氣節操對抗日軍的韓龍雲先賢、奠定韓國繪畫獨創性與正體性的李應魯畫伯等,輩出許多文、武、藝等各領域的歷史傑出人物。洪城歷史人物節欲透過親身體驗與洪城歷史人物相關的主題公演與功績、傳記的活動,讓旅客有個截然不同的體驗。此外,慶典期間於活動場內亦可品嚐到洪城美食料理。


濟州道(濟州市) , 济州岛东部

蘊含濟州風情的高級自助餐。 招牌菜是鮑魚粥。 位於濟州特別自治道濟州市的韓國料理專賣店。


慶尙南道(居昌郡)

處容岩為蔚山市南區隍城洞細竹村前開雲浦中央浮出的岩石島,是面積約6坪大小的小島嶼,流傳著有發揮效力擊退惡鬼,與處容符相關的傳說。為與三國遺事當中記載的處容郎傳說歷史淵源深厚的岩石。


全羅南道(珍島郡)

為可一眼眺望位於望金山山頂的大橋與周邊景色的展望臺,亦是不需登山裝備,以輕便服裝便可輕易抵達的展望臺。從山頂所眺望的周邊景色令人發出陣陣讚嘆聲。鹿津展望臺可眺望到鳴梁海峽與大橋,是鳥瞰珍島大橋最佳的地點。經過珍島大橋,沿著左邊山路登爬的話,可抵達展望臺前方,並與忠武公遺址碧波津相連通。珍島郡在第2珍島大橋竣工的同時,決定將鳴梁海峽鳴梁大捷地─鹿津一帶開發成旅遊景點。


忠清南道(洪城郡)

廣川站自1923年12月1日開通至今,是典型的農業、畜牧業、小規模商業農村。廣川的名產有牡蠣蝦醬、海苔等。


忠清南道(泰安郡)

忠南泰安郡的特提斯海別墅位於海邊山坡上,站在陽台便能將西海美景盡收眼底,心情也不由得開闊。在前方的魚隱石海水浴場,可盡情戲水,體驗挖貝殼,在別墅內的工坊內,還能親手制作香皂。週圍景點有萬裡浦海水浴場、茅項港、千裡浦樹木園、花地海水浴場等,美食推薦花蟹、葫蘆瓤章魚湯、烤大蝦、烤蛤蜊等。


京畿道(驪州市) , 楊平

  * 三國時代的戰略要衝之地-婆娑城址 * 此座城是以海拔250m左右的婆娑山頂為中心沿著稜線所建築的石造山城,部分城牆突出於江邊,為可一眼清楚瞧見上下游的戰略要衝之地。婆娑城遺跡保留了較多的城牆,外圍周長約1,800m左右,城牆中最高點為6.25m、最低1.4m。面朝川西里的東門址與面向金沙面梨浦里的南們址處,有著建造了門櫻的高柱形基石2座與平柱基石遺跡,東門址還留有甕城門地。* 婆娑城址的由來與歷史 *傳說婆娑城初次建造是在新羅第5代婆娑王時期,而根據<東國輿地勝覽>內記載,朝鮮25年(1592年)壬辰倭亂時期,隨著柳成龍的起義,率領著僧軍的義巖動員兵力在此重新修築了外圍周長1,100步(一步約韓尺6尺)的城堞。 


首爾(東大門區) , 東大門

由華僑經營的店家。 位於首爾特別市東大門區的中餐專賣店。 招牌菜是乾烹雞。


首爾(麻浦區) , 弘大

總公司來自日本的Teppen餐廳,坐落在年輕又充滿活力的弘大校園商圈附近,專門提供道地美味的日式鐵板料理。選用多樣化新鮮材料和蔬菜來製作鐵板料理,Teppen精選大阪燒上擺放著美味可口的荷包蛋及醬料,是餐廳裡最有人氣的菜單。除了可以享受美食之外,還有朝氣十足的店員提供最高品質的專業服務,餐廳酌收每位客人2,500韓元的附加服務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