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男寺黨巴吾德兒節
 
京畿道(安城市)
「男寺黨」是朝鮮時代(1392~1910)後期往來於市場與村莊,表演跳舞、唱歌、特技雜耍的團體,相當於現代的表演藝術團體。慶典的主題-「巴吾德兒(本名金巖德,1848~1870)」是在安城地方「男寺黨」演出的藝人,也朝鮮時代唯一的女性男寺黨團長,當時為全國男寺黨中最有名、最優秀的男寺黨團長。 以巴吾德兒為素材的安城男寺黨巴吾德兒節,不僅可以欣賞到安城男寺黨的精彩公演,還可以同時欣賞到6個國外團體所帶來的民俗表演,以及體驗超過200個的大大小小的活動。

天安興打令舞蹈節
 
忠清南道(天安市) ,
天安興打令舞蹈節是以舞蹈為主題的大型慶典,其中強調了韓國傳統舞蹈上特有的「興」,及興快之意。慶典舉辦在每年的10月,且除了韓國以外,來自世界各地的民族舞蹈家們也爭相演出,訪客可以大飽眼福,目睹各國最精湛的民俗舞藝。除了基本的舞蹈演出及比賽之外,還有各種體驗活動可參與,歡迎闔家大小一同參與。

茂朱世界跆拳道錦標賽
 
全羅北道(茂朱郡) ,
自2017年6月24日至30日為止,為期7天,將於全羅北道茂朱郡的國立跆拳道園舉辦茂朱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共計有170多個國家以上的選手、教練等1900多人一同共襄盛舉,男女各分為8個體重等級帶來精彩賽事。此外,也將進行跆拳道學術大會與各種附屬活動。

伽倻文化節
 
慶尙南道(金海市) ,
伽倻文化節是在以六伽倻的盟主金官伽倻為依據,有悠久歷史和傳統的金海市舉行的歷史文化慶典,聞名國內外。西元42年,金首露王誕生,建立伽倻,48年和印度阿踰陀國的公主許皇后結婚,這是韓半島歷史上最初的國際聯姻。伽倻的陶器和鐵器文化發達,和中國、樂浪和日本等鄰國交流,東北亞國際交流的中心地,開發了燦爛的文化。保存悠久歷史和獨創文化的伽倻文化發源地-金海,透過伽倻文化節,將伽倻文化以世界的文化遺產保存下來並繼承發展,和高句麗、百濟、新羅一同,證明第4帝國伽倻的存在。今年將邁入第40屆的伽倻文化節,準備了一系列能讓旅客共同參與的精彩活動。特別是慶典比以往更富創意性,將伽倻時期完整再現,同時設計多種體驗性活動。想體驗韓國歷史文化的旅客,絕對不能錯過伽倻文化節喔。

2015光州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
 
光州廣域市(西區) ,
引領世界未來的青年們結合體育、文化、教育素養,揮灑汗水展現無比熱情的現場,世界大學生的體育盛典-第28屆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將於2015年7月在光州盛大開幕。光州世大運將自2015年7月3日至7月14日為止,連續12天,在光州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主賽場(世界盃體育場)等光州、全羅南道、全羅北道、忠清北道一帶的體育場舉行。屆時將有170個國家、2萬多名運動員及工作人員參加。本次大會共設有13個正式項目與8個選擇項目,大會期間也將進行街頭市集、前夜祭FISU Gala、選手村文化活動、世大運公園、2015 FISU會議等相關活動。 

機張鯷魚節
 
釜山廣域市(機張郡) ,
說到機張就會令人聯想到大邊港的鯷魚,這裡的鯷魚是聞名全韓國的春季代表海產。每年會在4月底~5月鯷魚豐收期舉行「機張鯷魚節」,為機張郡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之一。主要希望能藉由慶典廣泛宣傳春季代表美食機張鯷魚,並透過活動促進消費與提升地區經濟發展,並開發週邊海岸及觀光景點相關旅遊商品,強化機張郡身為21世紀未來海洋城的印象與大邊港的魅力。藉由獨特春季美食慶典,讓遊客們皆留下浪漫回憶,也有豐富的特產體驗活動,除引發各界關心外,還可刺激機張居民熱情參與,謀求地區居民歡樂和諧。美麗的釜山港口大邊港也是2001年張東健、劉梧城主演熱門電影《朋友》的拍攝景點,電影中張東健一邊回想小時候在有燈塔的海邊游泳,一邊抽煙的地方就是美麗的大邊港。在清澈海水與燈塔圍繞下的大邊港,即使不是慶典期間,仍是吸引眾多遊客造訪的釜山知名觀光景點。

聞慶傳統茶碗節
 
慶尙北道(聞慶市) ,
聞慶以傳承900年傳統的陶藝故鄉而聞名,每年舉辦以茶碗為主題的「聞慶傳統茶碗節」。韓國傳統茶碗表面乍看之下貌似粗糙單調,不過越看越能發現其樸素簡實的美感,值得細細品味。另外,慶典中亦設有傳統茶道體驗及各式各樣陶瓷器體驗活動等。

普信閣敲鐘活動
 
首爾(鍾路區) ,
首爾市政府文化觀光設計本部歷史文化財課,自2006年11月21日起開始以首爾市民、韓國人及外國觀光客為對象,進行每天中午12點(每週一除外)敲鐘12下的普信閣敲鐘活動。

首爾主流卡通漫畫展
 
首爾(江南區)
亞洲最棒的文化商品主流秀! 首爾主流卡通漫畫展邀請國內外300多個漫畫角色、主流相關企業參加,是亞洲地區相當重要的國際主流商品展示會。

武藝24技示範表演
 
京畿道(水原市)
所謂的武藝24技,是指受到正祖御令的實學家-李德懋、朴齊家,以及武官-白東脩,於西元1790年編撰的「武藝圖譜通志」中,24種的武藝。「武藝圖譜通志」不僅將朝鮮時期流傳下來的武藝做整理,更融合了中國及日本武藝的精髓,統整出「24技」,成為當時武藝的基本教學教材,並裝載了實學家們-富國強兵之精神。武藝24技曾是駐屯在華城的精銳部隊「壯勇營」之必學武藝,具有相當大的歷史、藝術、體育等價值,是珍貴的無形文化遺產。壯勇營靠著鍛鍊24技,守護了華城行宮的安全。而本慶典將重建當時24技中的18技武術風貌,於每週二至日,上午11點示範展演。(下雨時僅開放拍照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