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博物館
 
釜山廣域市(南區) ,
釜山博物館開館於是1978年7月11日,開館以來致力於文化遺產的收集、保存、展示、研究、發掘、調查、博物館教育等,為承繼釜山傳統文化的先驅。位於釜山南區的釜山博物館,為地下1層、地上2層的建築物,共有7個常設展示室。以釜山代表性綜合歷史博物館自居,共有22000餘件館藏,其中1300餘件為常設展示品。隨著2002年第2展示館的建立與設施補強,再次開啟了新的篇章。展示室裡展出從史前時帶到現代的各種文物,外面的戶外展示場也有著塔、佛像、碑石等石製品。這邊主要的展示品為釜山及慶尚南道地區挖掘出土的文化財共6,000多件,分別為購入、獲贈或收集品。透過這些貴重資料的文化遺產,可以窺視釜山的歷史與文化的性格內容。

草莓妹 Dalki(Strawberry /  Kids Cafe)
 
首爾(永登浦區)
Dalki是利用韓國知名服裝品牌草莓妹,專為小朋友打造的教育、體驗、遊樂空間。它不僅有助於兒童的認知及情感發育,還刺激他們無限的想像力,是適合全家人共遊的家庭主題樂園。西瓜火車站、草莓家、泡泡美髮屋、風山坡等童話世界的角色讓大人小孩流連忘返。

首爾南部客運站
 
首爾(瑞草區)
南部客運站於1972年5月獲得汽車停車場的營業事業許可,在首爾市龍山區漢江路營業,後於1990年7月2日遷移至首爾市瑞草區瑞草洞1446-1號,臨時做為客運站的使用,在1992年12月21日擴建現今的規模。客運站擁有開往京畿道、忠清南道、忠清北道、慶尚南道、慶尚北道、全羅南道、全羅北道7個道的70條路線,共22個客運公司,1天664班次運行。

首爾國際文化體驗中心
 
首爾(中區) ,
首爾國際文化體驗中心為促進外國人與首爾市民彼此交流全球文化之處,現場有精通中日英三種語言的專業服務人員,隨時親切地提供首爾相關旅遊資訊。此外,現場還有各種韓國傳統文化體驗活動,讓您能充分感受韓國的熱情與魅力。

首爾獻陵與仁陵 [UNESCO世界文化遺產]
 
首爾(瑞草區)
供奉朝鮮第3代太宗和其王妃元敬王后的獻陵,以及第23代純組和其王妃純元王后合葬的仁陵,被統稱為獻仁陵。作為朝鮮太祖第5子的太宗生於高麗恭愍王16年(1367年),定宗2年(1400年)被兄長冊封為世子,並於同年接受定宗的讓位登基。在位18年(1418年)後傳位給世宗,於世宗4年(1422年)以56歲的年齡辭世。元敬王后閔氏於高麗恭愍王14年(1365年)出生,定宗2年被冊封為正嬪,後轉封正妃,於56歲時辭世。純祖於正祖14年(1790年)出生,正祖24年(1800年)11歲時即位,在位34年,於45歲時辭世。純元王后於正祖13年(1789年)出生,純祖2年(1802年)被冊封為妃,哲宗8年(1857年)69歲時辭世。獻陵和仁陵前各有丁字閣和碑閣。仁陵原位於坡州郡長陵附近,後於哲宗7年(1856年)被遷移至今日位於首爾市瑞草區的位置。

昭陽江Sky Walk
 
江原道(春川市)
昭陽江Sky Walk是設立在衣巖湖上的湖水觀景臺,由透明玻璃所搭建,步道長156公尺,走在上方就像在湖水上漫步一樣,既浪漫又神奇。

明洞藝術劇場
 
首爾(中區)
明洞藝術劇場是復原舊明洞國立劇場所使用的建築物,嶄新誕生的演劇專門公演場。舊明洞國立劇場從1934年至1973年為止,扮演著電影館、公演場、藝術劇場等韓國文化藝術先驅的角色。雖然1975年消失,經過3年的復原工程,以‘明洞藝術劇場’的名字,於2009年6月5日嶄新開幕。重新開幕的明洞藝術劇場外觀維持舊面貌,但內部全面重新裝潢,具備最新舞台設施588席規模的中型劇場就此誕生。設計調整觀眾與舞台上的演員間最適當的視線高度,觀眾與舞台距離近,好似與演員同聲氣般,觀賞公演。這裡不僅正統演劇、實驗劇、非語言表演、舞台劇等各種公演,還有演技競賽、演劇慶典、公演藝術節等各種活動。

崇禮門
 
首爾(中區)
最早的崇禮門建於朝鮮太祖5年(1396年),1398年2月完成增建。崇禮門為朝鮮時代漢城都城四大門中位於南側處的正門,因此亦被稱作為南大門。1448年擴大重新翻修,此後雖然歷經壬辰倭亂及丙子胡亂,但都沒有受到波及。最早建造時的城門與兩側城牆相連,1908年為拓寬道路而拆除城牆僅留下像孤島般的城門。2006年復原工程結束後成現今所見樣貌,依據文化財保護法於1962年指定為國寶第1號。 建築物分為上下兩層各5間、側面2間,內部下層僅拱門上中央的房間有井字型地板,其他下層房間的地板皆為泥土地,上層鋪設有木板地。關於崇禮門匾額的字跡有幾種說法,中記載為讓寧大君所題。其他門的匾額都為左右橫向,僅崇禮門為上下直式。崇禮兩字有火花之意,據說是為了壓制與景福宮相對的冠岳山火氣而命名。典型多包式建築的南大門為韓國現存城門建築中規模最大的,堅固木造結構的模範是為韓國建築史上重要的建築物之一。首爾市為能更突顯城門景觀特色,而於1997年初設置了照明設備。首爾中區廳於2005年10月起進行週邊道路補修工程,並針對虹霓門入口等五處執行地表調查,挖掘推測為朝鮮世宗時期所建的下層石造基壇與址臺石(最底下的地基石)、薄石、門軸等。1907年進行貫通南大門的地鐵線路工程時,從堆積在城門周圍1公尺左右的泥土中,可清楚看到過去完全被土覆蓋的基石與薄石等。中區廳為了讓市民門能夠看到比地面還要低1.6公尺的這些構造,而決定保留部分挖掘中央通路時所留下的面貌,並設置參觀設施。但崇禮門因2008年2月10日的火災而全毀,經過5年又3個月的復原工程,於2013年重新開放,並在2013年5月1日舉辦向先祖秉告復原完成的‘告由祭’。崇禮門復原工程使用建材主要是忠南泰安的安眠松,安眠松從高麗時代起就被用在建造宮闕或船隻上,此次用於崇禮門的椽子、柱子與屋頂等。

郵票博物館
 
首爾(中區)
郵票博物館 可以看到及學到所有和郵票有關的東西,喜歡郵票的朋友可以來這裡交換心得與資訊。博物館總面積540㎡,設有郵政歷史廣場、郵票體驗廣場、郵票資訊廣場、郵票文化教室等。本館原名為郵票文化世界,於2013年正式更名為郵票博物館。

韓電藝術中心表演場
 
首爾(瑞草區) ,
韓電藝術中心表演場為結合藝廊、電力博物館等的複合式文化空間,在此可進行各式各樣文化體驗,大劇場內常會舉辦音樂劇、歌劇、古典樂、大眾音樂等各種體裁的藝術公演。* 開館日 : 2001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