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沙羅峰位在濟州港東側海邊,可以說是濟州市的代表山峰。登上沙羅峰的山頂,往北方望,茫茫大海就在眼前,往南方望,可以看到雄壯的漢挐山,以及 腳下的濟州市街道與附近大大小小的村落,如畫般美麗。尤其是傍晚紅色的晚霞將整個大海染成一片紅,被稱為沙峰落照,被選瀛州十景之一。山峰的型態像是往西北延伸的馬蹄型火口,是由紅色的火山岩所構成的寄生活山體,山峰上長滿了整片的海松林。整座沙羅山都是為了濟州市民而設的運動公園(沙羅峰公園),設有許多能夠鍛鍊體力的各種戶外設施,還有市民們經常使用的森林浴步道。山頂有座名叫望洋亭的八角亭,北側有被指定為濟州道紀念物第23號的烽燧臺,保存將當完好。烽燧臺北側山腰的循環道路邊有座名叫紗羅寺(太古宗)的寺廟,位在海邊處,紗羅寺北側海邊的絕壁上有座山地燈塔,是濟州第一座有人燈塔。


全羅南道(順天市)

為保護順天灣而打造出的順天灣國家庭園在順天道沙洞一帶庭園腹地112萬㎡(34萬坪)的土地上栽種有505種79萬株樹木與113種315萬株花,鬱金香與躑躅等百花齊放,形成壯麗景觀。分享之林周邊3萬㎡土地打造油菜花園區,五月中旬一齊綻放,將可欣賞到一片黃色花海。 園內設有餐廳,亦可攜帶外食進入,並於主要動線栽種5萬棵朴樹與櫸樹,打造自然樹蔭棚。20日開幕當天也將開始營運往返順天灣庭園與順天文學館(4.64km)的Sky Cube小型自動軌道列車(PRT),參觀完庭園的旅客可搭乘PRT前往文學館,下車後可轉搭蘆葦列車至順天灣入口霧津橋(行駛距離約1.2km)。


忠淸北道(忠州市)

建於水安堡黃山溪谷的思朝滑雪渡假村,是韓國唯一的溫泉地滑雪場,自2014/15年滑雪季起,改名為Eagle Valley滑雪渡假村重新出發。此處交通便利,不論是在首都圈或韓國各地,都能輕鬆來訪。而滑雪場附近還有許多知名旅遊景點與名勝古蹟,遊客能在此同時享受滑雪與泡溫泉的樂趣,並四處遊覽。此外,滑雪場還大幅採用擁有安全救生執照資格證的巡邏隊隊員,能確保遊客的安全。


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位於從江陵往鏡浦方向4公里處的船橋莊是江原道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士大夫家屋,為朝鮮時代上流階層的代表性房屋,已被指定為重要民俗文化財第5號。過去鏡浦湖比現在還要寬廣的時候需「搭船渡湖」,因此這座村莊就被叫做船橋村,這也是船橋莊名稱的由來。朝鮮英祖時(1703年)孝寧大君的後代李乃蕃在追逐黃鼠狼群時偶然發現了一塊風水寶地,而船橋莊就建在這塊寶地上,目前其子孫依舊居住於此。總建坪達1,051.24m²(318坪),長長行廊圍繞的的裡齋、舍廊齋、東別堂、家廟(家族祠堂)等皆完美無缺的保存下來。門外數百坪的蓮池上建有名為活來亭的亭子,可看到從房屋到庭園的完整建築構造。船橋莊不僅在建築方面,也是研究朝鮮後期居住生活與生活用具的珍貴資料,週邊景觀非常美麗。船橋莊的舍廊齋名為悅話堂,這裡收藏有龍飛御天歌、高麗史等數千卷的書、字、畫等* 裡屋裡屋建於西元1700年以前,由世宗兄長孝寧大君的第10代孫李乃藩所建,是船橋莊中最具有庶民風格的建築。裡屋與對屋間有大廳,廚房緊鄰裡屋。* 悅話堂悅話堂是男主人專用的舍廊齋,乃藩之孫於純祖15年(1815)建造,堂號取自於陶淵明歸去來辭中的「悅親戚之情話」。悅話堂為建築在3層長臺石上的樓閣式建築,擁有非常別緻的外貌。* 東別堂與裡屋相連的主人專用別堂,李根友於1920年建造的ㄱ字型建築。東邊2間、西邊1間的溫炕房,前面有著寬廣的檐廊,後方則有較窄的檐廊圍繞。* 活來亭活來亭是建於船橋莊庭園人工蓮池上的亭子,純祖16年(1816)在悅話堂完工後緊接著建造,名稱來自於朱子《觀書有感》一詩中的「爲有源頭活水來」。此建築的木地板延伸至蓮池,是以石柱為地基的ㄱ字型樓閣建築。活來亭的壁面全是有著分閣門的細箭門,房間與大廳相連的走廊旁有接待客人專用的茶室。* 其他裡齋與悅話堂間有著書齋兼書庫的西別堂,曾經被燒毀後於1996年復原重建。建築物正面有行廊齋,側面原為倉庫,後做為開化時代教授新文學的東進學校使用。


仁川(富平區) , 富平

仁川廣域市唯一保健福祉部指定之脊椎專門醫院。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FnC Korea(Food&Culture Korea)從2002年開始舉辦以外國人為對象的飲食文化體驗,透過體制化、簡單而有趣的料理方法,教授外國觀光客製作喜愛的韓國飲食。可以嘗試學習所有種類的韓食料理是這裡最大的優點,10年來不斷實施外國人飲食文化體驗活動,而領悟式的教學法是只有在FnC Korea才能夠學習到的趣味料理方式。


首爾(鍾路區) , 三清洞・首爾北部


濟州道(濟州市) , 新济州

金寧迷宮公園位於濟州島濟州市著名的觀光景點萬丈窟與金寧寺窟之間,周圍樹林叢生,景色秀麗宜人。迷宮公園最早是由來自美國的Fredrric H.Dustin教授投入畢生積蓄1億2千多萬韓元所設計建造的,自1987年起正式對外開放。腹地面積佔1000平方公里的公園,種植千餘棵產自英國的萊蘭柏樹和兩棵金葉萊蘭柏樹。迷宮總長為932公尺,從入口到出口最短的路線是190公尺。進入比人身更高的樹林中,往往會迷失方向,所幸在入園時工作人員都會附上一張地圖供作參考,走向出口處會看見一座高臺,高臺上設有鐘座,只要是順利完成的人就可敲響鐘聲以示慶賀。另外有趣的是在樹籬中保留著濟州島上最早出現在畫裡的蛇像、短腿馬頭及哈麥爾遇難船隻西班牙威爾號的圖樣,因此爬上高臺時,可以藉機尋找一番。金寧迷宮公園也是萬丈窟文化院在萬丈窟及金寧蛇窟間大規模開發的觀光區之一,有三座長60公尺的橋墩及觀景臺可供旅客在此留影紀念。


慶尙北道(慶州市)

聖德大王神鐘是現今韓國流傳下來最大的鐘,高3.75公尺,底寬2.27公尺,厚11~25公分,重量於1997年經國立慶州博物館精密測算過後確定為18.9噸。這個鐘是新羅景德王為了讓世人稱頌其父聖德王的功績而製造,但沒能如期完成,最後是在其子惠恭王任內的西元771年完工,並被稱為聖德大王神鐘。又因一開始鐘被懸掛在奉德寺,也被稱為奉德寺鐘。另外,傳說當時為了造鐘將小孩投入熔爐鍛造,所以此鐘敲擊時常發出類似小孩哭聲的「emilre」聲,因此也被稱為emilre鐘。(後被證實只是謠傳) 在鐘的最上方有個協助發聲的音筒,這是韓國銅鐘才有的特殊構造。鐘的吊環──龍鈕是由龍頭的模樣刻製而成。在鐘的主體上,上下各有兩個環狀帶,帶上刻有花的紋路。而鐘的上部有四個方型區,裡頭各浮刻有九朵蓮花。在鐘的中部,共有兩個飛天仙女像,敲擊的部位-撞座設計為蓮花的模樣,另外還有兩處刻著此鐘的來歷。鐘的下延有幾處菱角,這種特別的設計成為聖德大王神鐘的特色。這個鐘是統一新羅經過各種淬煉,藝術達到全盛期時所製的鐘,其華麗的紋路及雕刻法足以代表整個時代。此外,保留在鐘體上1000多字的銘文,不論書寫的句子或雕刻手法都相當出色,經過一千三百餘年至今都未損壞,相信這個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文化財,今後也一定會被妥善保存。


首爾(西大門區) , 新村・梨大

梨花接待中心於2013年開館,是韓國大學中最早設立的國際宣傳及綜合接待中心。接待中心由服務台、展覽廳、紀念品店所組成。在服務台訪客們可以獲得有關於梨花女子大學的各種資訊,展示廳內則展覽著梨花女大的歷史、傳統、過去與未來的各種相關展示品。而紀念品商店則是專門為喜愛梨大的訪客提供象徵梨花死大的各式紀念品。除此之外,梨花女大還提供校園參觀服務,並有英語和中文導覽講解,讓外國遊客能貼近、更了解梨花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