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在大自然中靜靜地省視自我的內心,接觸森林存在的各種環境並享有療癒時間的場所,正是西歸浦的療癒之林。療癒之林在濟州島也是有著數一數二美麗自然景觀之處,由於位在海拔320~760公尺之間,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使這裡的暖帶林與溫帶林生長於一起,擁有多樣化的植物也成為這裡的一大魅力。 此外,這裡還有生長茂密集、樹齡超過60多年的扁柏樹與杉樹林,在此也可體驗利用扁柏林與杉樹林所進行的各種山林療癒體驗。對忙碌的日常生活感到喘不過氣,沒有好好省視自身的餘裕嗎?就到西歸浦療癒之林,感受豐富的芬多精、陽光、風、美景,享受從身到心的療癒之旅。  


全羅南道(珍島郡)

1929年左右,金海金氏在前往濟州島時途經此處,因為這裡茅草叢生,而將之稱為「茅島」。另有一說,是由於此處房屋多為茅草屋而得名。


()

* 研究古代山城的貴重史料,─雲住山城 * 雲住山城又稱高山山城,是百濟時代的遺物,其位於全東面美谷里、青松里和全義面東橋里,新亭里一帶。雲住山城建在雲住山(459.7公尺)上城郭有3,210m、寬2m、高2~8m,配合著盆地型的山勢和秀麗的風光形成一片美麗的風景。 * 雲住山城的構造和歷史意義 * 雲住山城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地形,環繞着山修建城牆而成。其北邊和東邊的城牆各沿著稜線往西邊與南邊建築,故雲住山城為東北高、西南低的走向。西門、南門、北門的遺址雖已確認,但由於崩塌已久,無法得知詳細的地形和結構情況,山城內留有城門與建築、水井等遺址,頂端則保留着當年祈雨祭的祭壇遺址。另外,山城由內城和外城組成,其內有百濟時代的陶器和瓦片出土,亦發現了高麗和朝鮮時代的陶器和瓦片,是研究古代山城的重要史料。 * 雲住山城和百濟復興運動 * 西元660年百濟滅亡後,發生了以豐王、福信和道琛將軍為首的百濟復興運動,此地就是最後救國抗爭的根據地。 雲住山登山路入口的高山寺,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八日,亦即百濟滅亡的日子,會進行安慰百濟滅亡時的義慈王、復興期的豐王和為百濟復興運動而死的亡靈的高山祭。  


全羅南道(潭陽郡)

位於全羅南道潭陽生態村后山里的<鳴玉軒苑林>,是朝鮮時代吳希道(1583~1623)曾經生活過的房屋庭園,以及他第四個兒子吳以井(1619~1655)循著父親的過往在此處唸書並留下許多著作的別莊地基。庭園內建築有‘鳴玉軒’,前頭是四方型的蓮池,周圍種植了許多的花草樹木等,以美麗的造景著稱。鳴玉軒是以為了教育所建造的淡雅亭子,這裡的水流聲與玉碰撞發出的聲音類似而得名。蓮池周圍栽種著火紅的赤松與紫薇等,蓮池上方小溪邊刻著‘鳴玉軒癸丑’的石頭非常顯眼。鳴玉軒苑林右邊有著被稱為‘後山里銀杏樹’或‘仁祖大王繫馬杏’的銀杏樹,為300年以上樹齡的古木。據說仁祖成為王之前遊歷全國途中,在此處拜訪吳希道時把馬繫在此樹下。鳴玉軒苑林是僅次於‘瀟灑園’的美麗民間庭園,2009年時被指定為名勝第58號。


全羅南道(順天市)

與昇州郡合併後,佔地面積變得更加廣大的曹溪山道立公園,內有松廣寺、仙巖寺等名剎,以及樂安邑城民俗村、大垈浦口蘆葦田等景點,是許多觀光客會慕名前往的地方。 沿著松廣面的住岩湖畔所形成的支石墓公園,是將差點因為住岩大壩建設(1984-1991年)而淹沒的史前遺跡區域轉移後復元的地方。在蟾津江的支流──寶成江的廣大流域內,包括順天、寶城、和順等三個郡內的9個面以及49個里,分散著許多的文化遺跡。而當地政府為了要對這些文化遺跡進行保存與傳承,便展開了挖掘及調查的作業。最後挖掘的結果,總計有4處舊石器時代遺跡、4處群聚部落(200棟)、24處 支石墓(400座)、1處綠青瓷陶窯遺址、4座石刻遺址等。 而最具代表性的支石墓群在被復元並移轉至18,000坪的腹地上後,為了供後人及郡民做為學習歷史以及休憩的去處,便在此建造了公園。在此地共有140多座支石墓、6座史前時代的半穴居、1棟石器時代的房屋、5座南北方的支石墓、燭台與石刻遺址等戶外展示區,以及展示支石墓裡出土的遺物的文物展示館,還有展示全羅南道依照時間年代所變遷的墓地型態的相關影像與文物的墓地展示館。而因為保存了許多歷史遺跡,整個公園一帶也被指定為全羅南道文化財第154號。


慶尙南道(居昌郡)

德裕山國立公園(1614公尺)於1975年被指定爲國立公園,地跨全羅北道、慶尚南道兩個道四個郡。高1614公尺的北德裕山香積峰到1507公尺的南德裕山的山脊長17.5公里,高1200以上,山勢頗爲雄壯。海拔1330公尺同上的山峰就有5個,此外還有8處大的溪谷。德裕山的自然景觀格外美麗,還有滲透著衛國精神的寺廟和文物、滑雪場等,可謂是第一旅游勝地。其中被列爲韓國十大觀光圈之一的茂朱九千洞指的是從羅濟通門到白蓮寺長達25公里的溪谷。每處山谷都有一個名字,其中九千洞33景最爲有名。此外九千洞溪谷尾部是海拔900公尺的高地,上面有白蓮寺,這是九千洞溪谷內唯一的一座寺廟,裡內有著名的三尊石佛,據稱建于高麗時期。壬辰倭亂(1592-1598)前後衆多高僧也輩出于此。此外新羅(BC57-AD935)和百濟(234-678)打過仗的赤裳山城和安國寺的挂佛等衆多遺址也到處可見。德裕山一年四季景色之美各有不同,山內分布著600多種動物和250多種植物,珍貴的紅木林也構成了一處獨特的景觀。


忠清南道(瑞山市)

浮石寺位在忠清南道瑞山島飛山山腳,是被指定為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195號的新羅時代寺剎。瑞山浮石寺不像同名的慶尚北道榮州浮石寺那樣有名,其規模較小,歷史紀錄也不多,但據說是文武王17年(677年)由義湘大師所建,之後朝鮮時代由無學大師改建。1330年浮石寺製作的金銅觀音菩薩坐像現在被供奉在日本對馬島的觀音寺,更可以確認浮石寺千年古寺的歷史軌跡。 現今浮石寺尚存的建築以大法堂‘極樂殿’為中心,做為寮舍寨(僧侶住宿的建築)的‘牧龍莊’與‘尋劍堂’整齊排列,與安養樓對望。另外往法堂左側向上走,有座山神閣,在浮石寺庭院往島飛山登山路的路口處有座石塔。登上島飛山山頂可以看到看月島與安眠島所在的西海岸,以及內陸的伽倻山美景,吸引了很多觀光客的注意。


江原道(旌善郡)

小金剛是畫岩八景中的第六景,從旌善郡東面畫岩1里到沒雲1里約4km的區域中,以從栢田里龍沼發源的漁川為中心,左右兩側有著100 ~ 150m的奇岩絕壁,神奇壯觀的景色好比金剛山,故命名為小金剛。除此之外,還可以欣賞到還有如同小金剛的正門般,在漁川兩旁的紗帽官帶岩跟簇頭里岩、還有神仙三兄弟曾來此遊玩的三兄弟岩、有鷹巢所以總是有老鷹在附近盤旋的和平岩、像是對在小洞窟內來來往往的觀光客道別的二蟾蜍岩等特別的奇岩怪石。


全羅南道(海南郡)

在絕美的清淨海洋環境下Oceano觀光園區成為了最棒的休憩場所,除了有高爾夫球俱樂部、汽車露營場以外,文化藝術區、海洋渡假村等也在籌備當中。松樹海灘高爾夫球場三面環海,因地勢較低,可以親眼環視無窮無盡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