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北道(金堤市)

位於母岳山道立公園入口的金山寺創建於百濟法王元年(599),776年由真表律師重新改建才有了大伽藍的風貌。寺院境内有被指定為國寶第62號的彌勒殿及10多個文化財,之外還有很多附屬的建築物,是湖南第一大的寺院。木造的彌勒殿是韓國唯一擁有三層法堂且上下内部相通的殿堂。每到春天從山的入口到金山寺一路盛開的櫻花,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造訪。在冬天也可以看到很多信徒來到彌勒殿拜菩薩像或圍著殿堂念經拜佛的樣子。彌勒殿的彌勒佛像是世界最大的室內立佛,三尊佛中央的彌勒佛像11.82m,左、右佛像8.8m。1999年開山1400週年紀念時建造的1400週年紀年館內有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 主要文化財彌勒殿(國寶62號)、露柱(寶物22號)、石蓮臺(寶物23號)、慧德王師真應塔碑(寶物24號)、金山寺五層石塔(寶物25號)、金山寺方等戒檀(寶物26號)、金山寺六角多層石塔(寶物27號)、金山寺幢竿支柱(寶物28號)、深源庵北崗三層石塔(寶物29號)、金山寺大藏殿(寶物827號)、金山寺石燈(寶物828號)


全羅北道(高敞郡)

位於全羅北道高敞郡雅山面三仁里的兜率庵,是禪雲山(又名兜率山)禪雲寺附近的佛庵,與禪雲寺皆為百濟時代(BC18~660)創建的佛教寺院。 禪雲山雖然海拔不高,因火山作用之故,形成有著巨大岩石的垂直岩壁,山峰處處皆有奇岩怪石,自然景觀相當秀麗。優越的景致也吸引眾人遊客前來造訪。而座落於峭壁絕景間的兜率庵,寺院內有兩間僧侶寮舍,後面的山路上方則為羅漢殿(文化財資料第110號),由右側順著層層石階拾級而上,則可見到建於岩壁之上的兜率天內院宮(文化財資料第125號)。 特別的是在兜率庵西邊岩壁七松臺處,還有高13m、寬3m的巨大磨崖佛坐像(寶物第1200號),於兜率庵內院宮內還供奉著金銅地藏菩薩坐像(寶物第280號),妥善保留高麗時代(918∼1392)後期佛像的樣貌,整座佛像優雅而精致,可謂當時最高的傑作。


全羅北道(全州市)

藉由全州韓紙文化節宣傳千年全州韓紙的優秀性,並透過傳統韓紙工藝的競賽,發掘韓國全國優秀工藝家的同時,期許帶動全州韓紙工藝的發展。除此之外,全州韓紙文化節也以韓國韓風(han-style)為中心積極跳脫地區文化節的特性,欲一躍成為韓風代表的全球性節慶。以「與韓流合夥的全州韓紙浪潮」為標語,企劃各式各樣活動,無論男女老少、韓紙人非韓紙人、韓國人外國人等,所有階層的人們,皆可以透過「韓紙」這個媒介一起融洽地參與活動。


全羅北道(全州市)

致命者山聖地是爲悼念1800年迫害天主教時期在全州地區殉教的童貞夫婦柳重哲及李順伊(rugalda)等人而修建的墓地。柳重哲是朝鮮時代殉教的天主教領袖柳恒檢的兒子,和李順伊結婚後,兩人決定作一對童貞夫婦。於是在結婚後的4年期間保守童貞,之後就遭處刑。致命者山聖地除殉教者柳恒檢等7人的家族墓地外,還有十字架之路、紀念聖堂等。* 特徵1) 柳恒檢和童貞夫婦殉教者之墓2) Montmartre廣場分享愛心、可以休息的入口下端廣場。3,000坪的第1、2停車場,可進行相關活動。(樹林音樂會、戶外活動、野餐、露營等:須事前預約)3) 山上紀念聖堂海拔300公尺高的山頂岩壁上建的紀念聖堂。4) 天然奇岩“耶穌瑪利亞”之石童貞夫婦之墓上的天然奇岩。5) 祈禱花之路從入口至山頂經由教友們之手打造的花之路。


全羅北道(全州市)

2002年開放的全州歷史博物館分爲常設展覽廳和企劃展覽廳,向前來的遊客生動而有趣地講述著韓國的近現代史。第一常設展覽廳內展示了東學農民運動(1894年農民爲求平等而發起的運動)的爆發、開展過程; 第二常設展覽廳通過展示各種遺物和材料重現了義兵運動(韓國國民自發的反抗日本侵略的運動)、獨立運動(日本佔領韓國後爲求國家獨立而發起的運動)等韓國近代史。企劃展覽廳內則按主題類別舉辦特別展覽。樓層介紹: 1. 5樓:第二常設展覽廳以獨立運動和現代的民族運動為主。2.4樓:第一常設展覽廳東學農民運動的相關展示。3.3樓:體驗印製版畫、傳統擲板遊戲的體驗館。4.2樓:第二企劃展覽廳為各種遺物和民間畫作的展示空間。5.1樓:第一企劃展覽廳將全州的歷史和文化,按主題別展示。6.B1:綠讀館。定期有演講、歷史文化講座、青少年文化公演、電影放映等。7.B2:收藏庫。歷史遺物的分類、整理、保存處理的廠所。


全羅北道(益山市)

王宮里遺跡是從1989年起,花費20年的時間挖掘考察的結果。可以確定這裡在西元600年到640年間為百濟武王時期建立的王宮,後來王宮的重要建築坍塌毀損,而於原址上建造了寺廟。在王宮里遺跡內可以找到韓國古代王宮裡最早出現的外郭城牆,還有王處裡政事、執行儀式的正殿等14個建築遺址,以及百濟最好的庭園遺址與生產陶瓷器的工坊、韓國最早的衛生設施-大型洗手間遺址等。對於掌握王宮的修築過程與王宮內生活的情形,皆為非常重要的資料。


全羅北道(茂朱郡)

赤裳面北倉里赤裳山一帶,能品嚐茂朱郡代表特產山葡萄所釀紅酒的香醇滋味,並感受美麗自然景觀、文化遺址的山葡萄紅酒洞窟即座落於此。 整個園區由身兼茂朱產山葡萄紅酒的發酵、儲藏與販售空間的山葡萄紅酒隧道,山葡萄紅酒之屋與山葡萄秘密之門所構成。樓高2層的山葡萄紅酒之屋(163.73㎡),內有農特產品賣場、咖啡廳兼傳統茶館,而山葡萄秘密之門(270m)則有咖啡廳、紅酒試飲區與儲藏庫,這裡常年13~17℃的溫度,極適合儲藏紅酒。特別的是若在此購買紅酒做為禮物,還能於紅酒瓶上寫下賀新婚、升遷等賀辭,並幫顧客直接宅配到府,周到而貼心的服務,也令顧客留下深刻的記憶。


全羅北道(益山市)

史蹟第87號的益山雙陵,是位於全羅北道益山墳墓。因2個墳頭在南北約150m之間,所以稱之為雙陵。其中北方較大的陵是末通大王陵,也稱為大王墓﹔規模較小的陵則被稱為小王墓,推斷墳墓的主人是曾為百濟王的武王與其夫人善花公主。 * 益山雙陵的大小與結構 : 益山雙陵挖掘當時所測高為3.1m,兩墓的寬約0.5km。現在補修後大王墓的半徑為30m、高5m,小王墓的半徑24m、高3.5m。


全羅北道(群山市)

2005年被指定為國家登錄文化財第183號的廣津家屋,其所位於的新興洞一帶是日據時期上流層所居住的地區。而曾被作為布行經營,原是廣津富商所建造的廣津家屋,後來轉為(舊)湖南製粉的李龍九(音譯)社長名下所有,今日則是屬於韓國製粉的資產。電影《將軍的兒子》、《風之拳手》 》、《老千》等許多韓國電影以及電視劇都曾在此進行拍攝。 廣津家屋為日本近代武家的高級住宅形式,為一兩層的木造建築,屋頂、外牆、內部、日本庭園都維持建立當時的原貌,於建築史上極具價值。


全羅北道(鎭安郡)

現在的銀水寺屬於曹溪宗團,朝鮮初期稱之為上院寺。肅宗時期上院寺消失,只留下寺址,之後有人又在此處建立了尼庵,又叫做正明庵。根據銀水寺黃惠修住持解釋,"正"字的五劃是五行,"明"代表日月,所以正明庵這個名字有日月五行循環的意思,正明庵後來也因頹敗而荒廢。1920年時,依照一位名為李主簿的意思重建,這時才改名為銀水寺。銀水寺這個名字根據韓字學會的<地名總覽>,太祖於此地飲水時,因水像銀一樣清澈而取此名。銀水寺原本只是佛堂兼寮舍用的建築,還有位於其上的山神度閣。近來,增建了極樂殿、太極殿、大雄殿與寮舍,正是躍升為重要佛寺的時候。 銀水寺內收藏有韓國國內最大的法鼓(1982年製造),另外在上院寺址內挖掘出測定為朝鮮初期製造的石像與山神奶奶像。銀水寺內還有兩個天然紀念物),一個是馬耳山木蓮群落(天然紀念物380號),一個是銀水寺青實梨樹(天然紀念物386號)。春香傳內,李相公去春香家裡的第一晚離開前,月梅拿出來的小酒席上有好幾種水果,其中被稱為"chengseuli"、"chengsullea"的水果就是青實梨。樹上掛著山梨中味道最好的果實就是青實梨,因為改良梨的關係,現在要再找到就很困難了。青實梨樹根上纏繞擺放著幾個不鏽鋼碗,是銀水寺才可以看到的真正風景。逆鐘乳石(石筍)是馬耳山其他地區也看得到現象,但銀水寺附近最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