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州拜洞三陵 경주 배동 삼릉
- +82-54-779-6079
- gyeongju.go.kr
慶州拜洞三陵是新羅第8代阿達羅王、第53代神德王、第54代景明王的陵墓,因三個陵墓集中在同一處,而被合稱三陵。
第一座王陵為新羅第8代阿達羅王(在位期間154~184)之墓,阿達羅王曾在百濟入侵抓走百姓時,出動軍隊並御駕親征,令百濟大為懼怕決定議和,並釋放俘虜們。古代的日本(倭國)也曾在阿達羅王任內派使臣前往新羅。陵墓規模為底圍58公尺,高5.4公尺,直徑18公尺。
第二座王陵為第53代君主神德王(在位期間 912~917,本名朴景暉)之墓,因前任君主孝恭王在沒有子嗣的狀態下辭世,百姓們便擁戴身為第49代憲康王女婿的神德王繼位。其在位期間曾受到甄萱(後百濟君主)和弓裔(泰封國君主)的入侵,並奮力抵抗敵軍。王陵的底圍為61公尺,高5.8公尺,直徑18公尺。神德王的陵墓曾兩次遭盜,1953年和1963年進行內部調查後,發現其陵墓為以碎石堆疊起來的橫穴式石室,與一般普遍認為是新羅墓葬形式代表的積石塚不同,可見經過統一新羅時期後,新羅的墓葬形式曾受北方高句麗古墳的影響。
第三座王陵為第54代君主景明王(在位期間917~927,朴昇英)之墓,景明王是神德王的兒子,曾與高麗太祖王建並肩作戰擊退了攻擊大耶城的甄萱。在位期間曾試圖與中國後唐建立外交關係卻功敗垂成。王陵的底圍為50公尺,高4.5公尺,直徑16公尺。
利用情報
・問詢及嚮導 : +82-54-779-6079 (慶州市文化觀光)
累計評論(0)
周邊信息
瑤石宮慶尙北道 > 瑤石宮為新羅武烈王的女兒瑤石公主居住的宮殿,為朝鮮時代慶州的崔富者打下了根基,此宮為崔富者的後代子孫親手經營的韓定食餐廳。瑤石宮在2005年以後,進行了幾年的修復工程後才再次重新開幕。經過12代的後代子孫所傳 |
3649m
|
鮑石亭址慶尙北道 > 鮑石亭(面積7,432㎡)位於溪邊的岩石上,1963年1月21日被指定為史跡第1號。這裡原是新羅(BC57-AD935)時期行宮的遺址,現在當時的建築已不復存在,只留了下形如鮑魚的石水渠。石槽呈彎曲形,如同鮑魚殼一般,故取名鮑石亭。鮑 |
1095m
|
慶州蘿井慶尙北道 > 在王陵往東南方看,可以看到在素樸的松林中有座小碑閣,碑閣旁邊的水井就是蘿井。 <三國史記>與<三國遺事>中記載著新羅始祖朴赫居世在這口井出生的傳說。西元前69年的某一天,高墟村長蘇伐公看到一匹白馬跪在 |
2025m
|
慶州五陵慶尙北道 > 被指定為史蹟第172號的五陵,是新羅初代王朴赫居世王與王妃閼英夫人、第2代王南解王、第3代王儒理王、第5代王婆娑王等四位朴氏王與一位王妃的陵墓,合稱五陵。五陵的東邊有供奉開國君王牌位的崇德殿,後方則完整保存了 |
2729m
|
統一殿(慶州)(통일전(경주))慶尙北道 > 統一殿是為繼承新羅統一三國之精神,祈願南北韓統一而建的國民殿堂。內部供奉新羅的太宗武烈王、文武大王、金庾信將軍之影幀(畫像),而沿著迴廊,則展有一幅幅生動呈現過去新羅統一三國之激戰場景的記錄畫,令人印象 |
2818m
|
慶州書出池慶尙北道 > 新羅第21代炤知王於西元488年元宵節出巡時,烏鴉與老鼠來到他的身邊,突然老鼠張口說:「請跟著這隻烏鴉走吧」,因此炤知王便命將帥隨烏鴉而去,然而卻在東南山羊皮村的蓮池旁追丟了。這時,蓮池正中央突然出現了一名 |
3025m
|
慶尚北道山林環境研究院慶尙北道 > 位於慶州南山山麓的慶尚北道山林環境研究院,正朝當地居民的休憩空間與自然學習勝地發展,擁有鄉土珍稀樹木、天然紀念物與野生花,各種植物在此融合成美麗的景致。 |
3126m
|
慶州武烈王陵、太宗武烈王陵碑慶尙北道 > 新羅第29代王太宗武烈王(金春秋,在位654∼661)的陵墓,坐落於慶州西北仙桃山之南方丘陵末端。金春秋是新羅中代第一個以眞骨(新羅時代的血統等級,指父母其中一系有王族血統)身份登基的王,與中國(唐)聯合併吞了百濟, |
3531m
|
慶州南山慶尙北道 > 南山位在慶州市南方,一直是新羅人的信仰對象。從金鰲峰(468m)與高位峰(494m)流下的40多條山澗與溪谷,共同組成了南山的美景。南山南北長8km,東西寬4km,呈現南北較長的橢圓形,外形像是山頂略偏南方的直角三角形。散布有1 |
3632m
|
撰寫評論